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39章 工伤赔偿的血色公式

第39章 工伤赔偿的血色公式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橡胶味和粉尘味,呛得人鼻腔发酸。管理员老孙,林野那个心照不宣的“幽灵代跑”客户,就蜷缩在这个角落。他的背,因为常年腰椎劳损,永远佝偻着,像一株被压弯的枯草。

林野找到了老孙。没有寒暄,没有铺垫,直接将老周的事故画面和那段刺目的手套截图推到他面前。老孙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截图里那块狰狞的胶布,像盯着一个熟悉而又令人心悸的伤口。一丝兔死狐悲的悲凉,迅速在他眼中掠过,快得像一道闪电,随即又被更深的沉寂覆盖。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林野以为他会一直沉默下去。最终,他佝偻着腰,像挪动一座小山那样,打开了仓库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堆着几大箱尚未拆封的劳保手套,箱角积着灰,像沉默的墓碑。

“自己看吧……”老孙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都是这德行。” 他用枯枝般的手指,无力地指了指方向,“采购单……在那边,第三个铁皮柜最底层,用个破本子夹着……看完……放回去。” 话音落下,他佝偻着背,慢慢走开,身影在昏暗中越来越模糊,仿佛瞬间又苍老了几十岁。他看懂了林野的眼神,也看懂了风险,但某种更强大的东西,推着他完成了这个微小的“背叛”。

林野的心跳如同擂鼓,几乎要冲破胸膛。他颤抖着找到那个铁皮柜,指尖触到最底层那个破旧的笔记本时,冰凉得像一块寒铁。翻开,里面夹着几张皱巴巴、几乎要化为碎片的采购单据。供货单位:xx市安顺劳保用品公司。采购品名:浸胶纱线手套(加厚型)——多么讽刺的“加厚”!单价:3.8元/双。采购数量:5000双。经办人签字:张德彪(工人们私下都叫他“张胖子”)。审批人:陈大奎。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敲打在林野的神经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迅速用手机拍下单据,又拍下那几箱手套封箱上的标识(同样的品名,同样的供货商)。他拿起一副“全新”的手套,没有丝毫犹豫,用力一扯!那薄薄的纱线层发出不堪重负的“刺啦”一声撕裂声,指尖部位轻而易举地就被扯开一个骇人的口子!他拍下了这令人齿冷的瞬间,手套被轻易撕裂的视频,像是在记录一场微型的、注定的灾难。

证据链,像一块块冰冷的拼图,开始严丝合缝地拼凑起来:事故录像(证明佩戴了工区发放的手套且手套有致命破洞)、仓库现存同批次劣质手套(证明普遍质量问题)、采购单据(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责任链条的大门)!

林野没有立刻声张。他太清楚这其中的分量,也明白这分量在体制内可能引发的反弹。仅凭这些,就想撼动那早已板上钉钉的扣款决定,无异于蚍蜉撼树,只会让自己也身陷泥沼。他需要一个更稳妥、更有力的支点。他想到了段工会那个看似和稀泥,实则或许能找到缝隙的人——刘副主席。

刘副主席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总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阅尽世情的眼睛。他在段里以“老好人”和“爱和稀泥”出名,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职工之家”、“贴心人”之类的锦旗,像一层层温暖的糖衣。但工友们私下都叫他“刘面团”——软,揉不得,也捏不起什么大事。林野偏偏选中了他。正是这份“面团”属性,或许能让他不敢硬顶,却又为了维持那点可怜的“工会作为”,愿意在规则边缘,偷偷摸摸地做一点点“和稀泥”的努力——比如,把证据悄悄递上去,或者至少,留下一个“工会知晓”的记录。这微小的缝隙,或许就是黑暗中唯一透进来的希望。

林野像一位精密的工匠,精心整理了一份材料。里面包括:老周工伤认定书和扣款通知书的复印件(带着冰冷的公章烙印)、那段关键录像的截图(他巧妙地隐去了非法获取的源头,只说是“事故现场工友回忆并指出关键细节”,像一层薄纱掩盖真相,又留有余地)、仓库现存劣质手套的照片和撕裂视频(无声的控诉)、采购单据的照片(隐去了具体存放位置,给自己留了后路)。在材料的最后,他附上了那个冰冷刺骨的公式,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工伤经济学 =(赔偿款 - 罚款)÷(治疗费用 + 误工费) < 1

这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吞噬着工人的血汗和尊严。

恳请工会,为一线工人主持公道! 这句话,他写得郑重,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

他将材料装进一个最普通的文件袋,像一个普通的求助者。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午休时间,他敲响了刘副主席办公室的门。

门内,温暖如春,与外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