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154集:AI伦理的天平

第154集:AI伦理的天平

这套系统的代码!”

“重写代码?”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呼,“苏总,那工作量太大了,而且……”

“而且什么?”苏晓打断他,“而且会影响营销效率?会让我们损失那所谓的数十亿利润?”

她冷笑一声:“没错,可能会!甚至可能会下降15%,20%,甚至更多!但我告诉你们,就算今年利润减半,就算股价再跌10%,我也要做!”

“我们要在系统中,植入一个最重要的模块——‘用户数据遗忘权’!”苏晓的声音掷地有声,“让每一个用户都能随时、便捷地要求我们删除关于他们的所有数据,让他们有权利选择不被追踪,不被预测!我们要让客户知道,苏氏的ai,不是用来窥探他们的工具,而是用来尊重他们、服务他们的伙伴!”

她走到破碎的屏幕前,看着那片狼藉,仿佛在宣告一个新的开始:

“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但使用技术的人有。苏氏可以不要那92%的精准度,可以牺牲短期的利益,但永远不能牺牲客户的信任,不能违背商业的伦理,不能忘记苏承宗传下来的那份‘诚信’!”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苏晓的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城市的灯火,望向更远的未来,“苏氏的ai,是有温度的,是有底线的。我们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们一定是最值得信赖的!”

第三章:重构代码与重塑信任

苏晓说到做到。

会议室里的“砸屏”事件迅速在集团内部传开,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有人佩服她的魄力和底线,也有人担心这会让苏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甚至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苏晓没有丝毫动摇。她立刻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工作小组,成员包括集团首席法务官陈静、信息安全部总监李伟,以及研发部中少数几个她认为技术过硬且价值观端正的工程师,由她亲自担任组长。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苏晓在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说道,“不是简单地修补漏洞,而是从底层逻辑上重构这套系统。核心原则只有一个:用户数据主权至上。他们的信息,他们说了算。”

摆在面前的是巨大的挑战。消费预测系统v3.0经过三年研发,代码量庞大,架构复杂,要在短时间内重写,并植入全新的“用户数据遗忘权”模块,难度可想而知。

“用户数据遗忘权”,不仅仅是一个删除按钮。它意味着:

-系统需要建立更精细的数据分类和存储机制,确保能精准定位并删除某一用户的所有相关数据,而不影响其他用户和系统运行;

-需要设计友好、便捷的用户界面,让删除操作简单易懂,甚至主动提醒用户他们拥有这样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需要在算法层面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放弃过去那种“尽可能收集一切可用数据”的思路,改为“在用户授权范围内,有限度地使用必要数据”。

这几乎是对原有技术路线的彻底颠覆。

“苏总,”一位年轻的工程师面露难色,“这样改的话,算法的训练数据量会大幅减少,精准度肯定会受到影响。别说92%了,能不能保住80%都难说。而且,‘遗忘权’的实时执行,会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存储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我知道。”苏晓平静地回答,“精准度下降是必然的,短期内营销效率受到影响也是必然的。但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找回信任,这个代价值得。至于技术上的困难,我相信你们能克服。记住,我们不是在做一个冷冰冰的赚钱工具,我们是在打造一个有灵魂的系统,一个能让用户安心的系统。”

法务总监陈静补充道:“从法律层面,‘用户数据遗忘权’是符合最新全球数据隐私保护趋势的。我们不仅要做,还要做得比法律要求的更严格,更彻底。这不仅是止损,更是抢占伦理高地。”

接下来的日子,苏晓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白天讨论架构设计、法律条款和用户体验,晚上则一头扎进代码的海洋。她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凭借着出色的逻辑思维和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总能在关键节点提出精准的意见。

她会和工程师们争论数据存储的架构,要求必须做到“用户一键删除,系统即时响应,不留任何痕迹”;她会和法务官逐字逐句推敲用户协议,确保每一条关于数据使用的条款都清晰、透明,没有任何歧义;她甚至会亲自设计用户界面的原型,要求删除按钮必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操作步骤不能超过三步。

在这个过程中,张峰也被要求参与其中,但更多的是承担技术文档解读和旧系统维护的工作。他沉默了许多,脸上总是带着愧疚和反思。苏晓没有过多指责他,只是在一次深夜加班后,递给了他一杯热咖啡,说了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