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江南巨商李家搭上线,不光经营日常百货,还在东市开了一家洋货店,经营舶来品,生意很好。因为丈夫的关系,跟弘农杨氏搭上关系,杨家家族有人做印刷行业,在全国各地开了十几家印刷厂。因为科举为文官入仕的重要通道,世人渴望读书习字,韩氏觉得做图书有利可图,就在西市买了店铺,做了一家扬慧坟典行,既经营文房四宝,又经营各类书籍。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众人以为韩五娘事业成功,丈夫争气的时候,两个人平静地和离了。明面上的原因是韩夫人婚后一直未孕,看遍名医,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姚大人就想纳妾,韩夫人心里不痛快,总是跟姚大人闹腾。姚大哥与姚大姐就跳出来,指责韩夫人不懂事,要断了丈夫一脉的根。两口子的事最怕外人掺和,平白生出更多的嫌隙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时韩五娘能赚钱,姚大人也念点结发之情,本来日子吵吵闹闹的也可以过,恨人的是出现了第三者插足。姚大人那位顶头上司杨宏大人,有个庶出的小女儿杨星云,也是个命运坎坷的。杨姑娘一直被大夫人拿捏,幸得父亲慈爱,给她定了一门不错的亲事。可惜离出阁只剩两个月时,那家小郎君出了事,便守了望门寡,成了家里一件大愁事。杨星云偶然见到了父亲的下属,秘书少监姚方崇,见这人长身玉立,面目清俊,文质彬彬的,有几分心动。又打听到,这人是科举入仕,有真才实学,年过三十就入了正四品,要是有人牵引扶持,定是前途无量,就动了不该有的念头。
杨大监是个顾家心疼子女的,见星云有了想法,自己也在心里琢磨。姚少监是个有前途的,家里夫人是洛阳的地方豪族韩家出来的,跟自己弘农杨氏相比,底气不够硬,倒不怕她闹腾。又听闻,韩夫人不孕不育,与夫家关系不大好。就跟姚少监商量:“崇德,我家小女星云今年二十三岁,琴棋书画都通,算是个才女。前几年我做主给孩子定了一门亲,就是京兆韦氏六房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命薄,眼看着要成婚了,从马上摔下来一命呜呼。他一死倒无所谓,可把我女儿坑惨了,守了四年望门寡了。我看你年少有为,却没有子女,就想把她许配给你当个平妻。不知道,你怎么看?”
怎么看,还能怎么看,一向对你不错的顶头上司开口了,女方家里条件很不错,肯定喜不自胜啊。何况,韩五娘无子是事实,总不能到自己这里绝了后,家里定是要纳妾的。人家杨十一娘出身弘农杨氏,大伯是世袭的英王,二伯是尚书左仆射,几房族叔都是高官,肯定不能当一般的妾室,给个平妻不过分。
韩五娘一听就不干了,天无两日,家无二主。女主人无子,男主人纳几个妾室延续香火,还勉强说得过去。现在弄一个世家贵女当平妻,将来还有自己什么好呢?可是韩家就是洛阳的地方豪门,跟弘农杨氏比,怎么比啊?韩五娘开的扬慧坟典行生意很好,货源更是依仗着杨家的印刷业,要是不答应,说不好这个店就得黄了。
韩五娘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认真琢磨了一下,直接约会了杨星云,跟她谈条件。韩五娘开门见山道:“杨星云小姐,我虽无子,似乎犯了七出,实际上却在三不去的条款上。我嫁夫君时,他是个寒门子弟,日子寻常。是我经营着嫁妆供他读书,才中了科举,这正是前贫贱后富贵。只要我不主动求去,姚大人也不敢明着休弃我,这对他的名声有损,说不定御史都要弹劾了。您出身高贵,当平妻有点委屈了,还是当正妻好。我有两个条件,只要您应承了,我自愿下堂,与姚大人和离,给您腾位置。”
杨星云微惊,柳眉微挑:“哦?韩夫人有什么条件,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