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郑淮安拍案叫绝,\"苦能泻火,又不夺主味。老程,你这手艺越发精进了。\"
前厅里,第一批茉莉雪梨饮刚端上桌,就被抢购一空。张老先生啜饮一口,眯起眼睛:\"这味道...让我想起六十年前,我娘用井水镇的梨汤。\"
程明忙着给顾客讲解:\"这款饮品特别适合空调病。梨润肺燥,茉莉解郁,决明子清肝明目...\"
一位年轻女孩突然举手:\"程医生,我喝中药调理,能喝这个吗?\"
我看了看她的舌苔:\"你喝的是健脾药吧?减半茉莉用量就行。\"转身对程明说,\"记下来,脾虚者茉莉减半,加两片茯苓。\"
午后,药膳馆来了位特殊客人——省中医院的林医生,带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程教授,这位是世卫组织的营养专家马克博士。\"林医生介绍道,\"他对您的药膳很感兴趣。\"
马克博士的中文出人意料地流利:\"程先生,我在研究气候变迁对传统饮食的影响。听说您的饮品能缓解热应激反应?\"
我给他倒了杯茉莉雪梨饮:\"解暑只是表象,关键是调节体液代谢。\"
马克博士仔细品尝,突然掏出个小本子记录:\"甜度5,酸度1.5,苦度0.3...这个平衡度太完美了!\"他兴奋地问,\"能测一下电解质含量吗?\"
得到同意后,他从包里取出便携式检测仪。几分钟后,数据出来了:\"钾钠比例3:1,正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运动饮料标准!而且总糖量只有可乐的四分之一!\"
程明眼睛一亮:\"爸,这不就是天然的功能饮料吗?\"
\"老祖宗早就研究透了。\"郑淮安得意地说,\"《饮膳正要》里写着'夏饮梨汤,赛过琼浆'。\"
马克博士请求参观制作过程。在后院,他对石磨和紫砂锅赞不绝口:\"慢加工保留活性物质,这正是现代营养学推崇的!\"
当他看到我们记录每位顾客的体质调整配方时,更加震惊:\"个性化营养干预!我们还在实验室阶段,你们已经实践了半个世纪!\"
夕阳西下,马克博士依依不舍地告辞,带走了几瓶样品和详细配方。他承诺会在世卫组织报告中介绍这种传统智慧。
打烊后,我们三人坐在后院乘凉。程明翻看今天的销售记录:\"爸,茉莉雪梨饮卖了158杯,是酸梅汤的三倍!\"
\"因为更对症。\"我摇着蒲扇,\"现在人空调吹得多,暑热夹湿,光解暑不行,还得化湿。\"
郑淮安突然说:\"老程,咱们的茉莉不够用了。花圃说最近订单暴增,要涨价。\"
\"用野菊花替代一部分?\"程明提议,\"《本草纲目》说菊花也清暑。\"
我摇摇头:\"菊香太烈,会喧宾夺主。\"思索片刻,\"明天开始限量供应,宁缺毋滥。\"
夜深了,程明还在剪辑视频。我检查明天要用的雪梨,发现有几个开始发软。
\"这批梨放不久了。\"我挑出几个,\"明天先做给咳嗽的顾客,梨熟透润肺效果更好。\"
月光如水,浸泡着院里的药材和器具。紫砂锅静静蹲在灶上,锅壁还留着淡淡梨香。这口锅跟了师父五十年,又跟了我三十年,每一次熬煮都在积累着看不见的\"药性\"。
我突然想起师父常说的一句话:\"器物有灵,用久了就通了人性。\"就像这茉莉雪梨饮,看似简单的配方,背后是几代人积累的时令把握与火候经验。
程明伸着懒腰出来:\"爸,视频传好了。标题叫《三百年紫砂锅熬出的夏日清凉》。\"
我点点头,看着满天星斗。明天,这古老的配方将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而在这里,我们依然会守着石磨与紫砂锅,一板一眼地遵循着时令与体质的微妙平衡。
因为真正的药膳之道,从来不在形,而在神;不在术,而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