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61章 天铁溯源

第161章 天铁溯源

."

我们连夜整理所有发现,形成一份详尽的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三天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约见我,确认该区域确实有古代寺庙遗址,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暂时无法开展考古工作。

"不过,"他意味深长地补充,"我们会对你们的'天铁'研究提供一切必要支持。这种材料可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时,商业战线也传来好消息:程明开发的"药膳通"app用户突破五百万,与三家国际药企的合作正式启动。更令人欣慰的是,who宣布将"四器合制"技术列入传统医药保护名录。

但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郑淮安收到消息,"香巴拉生物科技"正在高价招募核物理专家,而陈志明最近出现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那里是进入西藏的传统门户。

"他们还没放弃。"郑淮安忧心忡忡,"现在知道'药师之城'的大致位置,肯定会想方设法寻找更多'天铁'。"

我们决定先发制人,通过学术渠道公开所有发现,让"天铁"的秘密不再是秘密。在赵院士支持下,我们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欧亚古代医药器具中的特殊同位素特征及其文化传播路径》的论文,引起学界轰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论文发表当天,数十家国际媒体要求采访。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发布会,不仅展示科学发现,还强调了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重要性。

"这些古代药具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我对着摄像机镜头说,"不应该被任何商业集团垄断利用。"

发布会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彼得罗娃通过中间人发来邮件,表示愿意"交流信息"。

"她提出用冯·霍恩海姆家失窃的'天铁'交换铜铲的研究数据。"郑淮安读着邮件,眉头紧锁,"明显是个陷阱。"

程明却提出不同看法:"或许她背后的人意识到硬抢不行,想换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在安全专家建议下,我们假装同意接触,实际上与瑞士警方合作设下圈套。当彼得罗娃的接头人在苏黎世一家咖啡馆拿出"天铁"时,埋伏的警察当场将其逮捕。审讯后确认,此人正是陈志明的助手!

虽然追回了冯·霍恩海姆家的传家宝,但陈志明和彼得罗娃仍然在逃。瑞士警方搜查了"香巴拉生物科技"的办公室,发现大量关于"天铁"和古代药具的研究资料,以及一张标记着中印边境地区的地图。

"他们肯定还会尝试寻找'药师之城'。"视频会议上,伊万诺夫教授警告我们,"这种特殊材料的商业价值难以估量。"

阿尔伯特博士康复后,亲自发来一段感人的视频信息:"程教授,感谢你们找回'天铁'。经过这次事件,我决定将家族所有医药收藏数字化公开,让知识真正造福人类。"

受此启发,我们启动了"天铁之路"国际合作项目,联合中、俄、瑞士、印度等国的研究机构,系统研究古代医药交流史。铜铲作为核心文物,将在严密的安保条件下进行巡回展览,首站就定在日内瓦who总部。

展览筹备期间,程明有了最后一个重大发现。他在整理帕拉塞尔苏斯笔记时,注意到一段被忽略的文字描述:"...药王石色如青天,置于铜器则药效倍增..."

"爸!"程明激动地指着铜铲,"它的颜色!这种特殊的青绿色泽,会不会是为了配合'天铁'的药效?"

我们立即请教了金属学专家。检测证实,铜铲的合金配方确实经过精心设计,铜锡比例与普通青铜器不同,能产生特定的电磁场效应。

"古人可能通过经验发现,"专家解释道,"这种合金与含有特殊同位素的材料配合使用,能增强药物活性。虽然他们不懂核物理,但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展览开幕当天,铜铲被安置在特制的防弹展柜中,周围是各国古代药具的复制品和详尽的科学解释。我和程明站在人群外围,看着参观者们惊叹的表情,心中充满欣慰。

"师父,"我默默对天上的玄静法师说,"您传给我的不仅是把药铲,更是一条连接古今中外的医药文明纽带。"

程明轻轻碰了碰我的手臂:"爸,看那边。"

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喇嘛站在铜铲展柜前,手中转着经轮,嘴唇微动似在诵经。感应到我们的视线,他转身微笑,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说:

"这把铲子认得回家的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