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同位素实验室的质谱仪嗡嗡运转,显示屏上的光谱曲线不断跳动。-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我、程明和郑淮安围在仪器旁,目不转睛地盯着数据变化。三天前从日内瓦带回的铜铲样本正在接受最精确的同位素分析。
"出来了!"负责操作的杨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上的一组峰值,"锎247的特征峰非常明显,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
他放大另一组数据:"钚244与铀236的比例异常,这在自然界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
郑淮安倒吸一口冷气:"这意味着什么?"
"两种可能。"杨教授竖起手指,"要么这块金属来自一颗经历特殊核反应的超新星残骸,要么..."他停顿一下,"经过人工核处理。"
实验室一片寂静。第一种解释尚在科学理解范围内,第二种则直接挑战了人类文明史——铜铲至少有千年历史,那时怎么可能有人工核技术?
"会不会是检测污染?"程明谨慎地问。
杨教授摇头:"我们做了三次平行实验,结果一致。而且..."他调出另一组数据,"西伯利亚样本的分析报告今早传到了,同位素特征几乎完全一致。"
我轻抚着铜铲照片,思绪万千。这把师父传给我的药具,竟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它表面的螺旋纹路在灯光下仿佛有了新的含义——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可能是某种能量流动的引导设计。
"我需要更多背景资料。"杨教授严肃地说,"这些样本究竟来自哪里?"
我们简要解释了铜铲的来历和日内瓦的发现。听完后,杨教授若有所思:"如果两地器物同源,那么传播路径就至关重要。我建议你们联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他们有更精密的设备可以追溯这种特殊合金的来源。"
离开实验室时,郑淮安接到一个陌生来电。通话后他脸色变得凝重:"瑞士警方联系了冯·霍恩海姆家,说有可疑人员试图闯入他们的家族博物馆。"
"什么时候的事?"我心头一紧。
"就在我们日内瓦报告后的第三天。"郑淮安压低声音,"更诡异的是,阿尔伯特博士收藏的那块'天铁'不见了。"
程明立即掏出手机查询新闻,果然找到一则日内瓦当地的小报道:《着名医学史学者家族遭窃,珍贵文物失踪》。
"手法专业,没有触发警报,只拿走了那块金属。"郑淮安读着艾琳娜发给他的邮件细节,"其他价值连城的古董碰都没碰。"
我们立刻意识到这与彼得罗娃和陈志明有关。程明迅速检查了实验室和药膳馆的安全措施,郑淮安则联系学校保卫处加强了对铜铲的保管。
当晚,我们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连线艾琳娜和伊万诺夫教授。*顽,夲?神¢颤~ ′首.发+屏幕那头的艾琳娜眼睛红肿,显然深受打击。
"爷爷病倒了。"她哽咽道,"那块'天铁'是家族五百年的传承,他说自己愧对祖先..."
伊万诺夫的情况也不乐观:西伯利亚铜盘被俄罗斯文化部列为特级文物,禁止出境研究。"更糟的是,"他忧心忡忡地说,"彼得罗娃辞职后,我收到匿名警告,说我们的研究'触犯了某些利益集团'。"
"医药联盟?"我问。
"可能更复杂。"伊万诺夫调整了一下摄像头,"我查到彼得罗娃最近频繁往来瑞士与开曼群岛,她新供职的'香巴拉生物科技'注册资金高达两亿美元,但股东全是空壳公司。"
程明突然插话:"我追踪了陈志明的行踪,他上月确实去过日内瓦,用的是化名护照。"
碎片逐渐拼合:一个跨国商业集团正在不惜代价收集含特殊元素的古代药具,而我们的研究显然威胁到了他们的计划。
"我们必须加快研究。"我下定决心,"赶在他们之前破解'天铁'的秘密。"
第二天,我们带着完整数据前往北京,拜访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赵院士。这位七十岁的核物理泰斗听完我们的来意后,竟从保险柜取出一份发黄的文件。
"1964年,新疆罗布泊发现过类似材质的金属碎片。"赵院士指着文件上的绝密印章,"当时以为是核试验污染,但同位素分析显示其年代久远。因为涉及军事机密,研究被叫停了。"
我们震惊地比对数据,罗布泊碎片与铜铲的同位素特征高度相似!
"赵老师,"我小心翼翼地问,"您认为这种材料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