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呼啸,吹动星将阁顶的铜铃叮当作响。·s^o¢e.o\.?n^e^t/
萧牧站在书院观阁之上,目光穿过夜幕,投向远方雁回城方向。
“信仰值3300点……”
他心中默念,体内的系统微微震颤,仿佛在催促着他做出选择。
一道金色虚影浮现在他眼前:
【信仰值充足,可召唤文臣两名: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或范仲淹(北宋名臣),是否召唤?】
这两位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相,若能召来,定能在政务、财政、律法等多方面给予极大的助力。
尤其靖远书院刚开课不久,若得一位如范仲淹般的良臣坐镇,教化百姓、整顿赋税,必然事半功倍。
但萧牧只是稍作思索,便缓缓摇头。
“不是时候。”
他并非不愿用文臣,而是此刻,真正需要的是刀锋!
他望着远方黑沉沉的边线,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我需要一场胜仗,一场足以震慑匈奴、稳定北疆的大胜。”
念头一起,系统再次震动:
【当前信仰值为3300点,可尝试召唤更高阶武将——霍去病(西汉骠骑将军),所需信仰值:3000点,是否召唤?】
“是!”
几乎是脱口而出。
刹那间,天地似有异象浮现,星芒从天而降,落于靖远城外校场之中。
一道炽烈如火焰的身影踏空而至,银甲闪耀,气势凌霄,仿若破阵杀敌的战神降临人间。?8+1!k*a~n*s!h′u+.·c¨o·m^
霍去病!
少年将军立于校场中央,目光冷峻,扫视四周,声音不高却自带威压:“谁是此地之主?”
萧牧缓步上前,神色平静:“本王,定北王萧牧。”
霍去病打量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随即目光落在一旁的卫青身上,眉头微挑:“这位……是大汉的卫青将军?”
“正是。”卫青抱拳行礼,神色庄重。
霍去病”
两人虽为舅甥,但隔世千年,初次相见竟有种微妙的疏离与试探。
霍去病年少成名,性格锐利,自有一股“封狼居胥”的傲气;而卫青则沉稳内敛,久经沙场,二人站在一起,犹如两柄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
萧牧看出二人之间的微妙气氛,轻咳一声,笑道:“二位都是当世名将,如今同为我定北王麾下,正该合力御敌,共保北疆安宁。”
说罢,他命人带霍去病熟悉军营,并安排其与卫青共同商议边防事宜。
霍去病初见卫青时略显倨傲,但在听到卫青讲述当年漠北之战的布局与战术后,眼神中渐渐多了几分敬重。
他虽自负,却不盲目,能感受到这位前辈身上的厚重战意和深远谋略。
“原来如此,难怪匈奴闻风丧胆。”霍去病低声赞叹。
卫青淡淡一笑:“战场之上,无常胜之将,唯以心定胜势。-n^i?a′o^s/h^u_w/.¢c_o/m¢”
这一刻,两位跨越千年的少年将军,终于开始彼此靠近。
然而,他们尚未真正磨合,真正的考验便已到来。
翌日清晨,一名斥候策马狂奔入城,满脸尘土,神情惊惶:“报——雁回城方向发现敌情!五千匈奴骑兵已越境,前锋巴图尔率军直扑靖远城!”
消息一出,全城震动。
萧牧立即召集众人议事,诸葛亮已在书房等候,手中羽扇轻摇,面色凝重:“匈奴先锋来得极快,显然是有意突袭。若不能及时击退,待其主力跟进,北疆危矣。”
“那便迎敌!”霍去病起身请战,语气坚定,“末将愿率轻骑夜袭敌营,挫其锐气!”
“好!”萧牧拍案而起,“霍将军领五百精骑绕道敌后,卫将军统三千守军正面设伏,务求一举歼敌!”
诸葛亮点头补充:“诱敌深入是关键,匈奴骁勇,不可力敌,唯有巧胜。”
夜色降临,靖远城外的荒原上寒风猎猎,杀机四伏。
霍去病披挂整齐,跃上战马,回首望了一眼灯火通明的靖远城,低声道:“今夜,便是试刃之时。”
他一拉缰绳,马蹄踏雪而起,五百轻骑紧随其后,悄然没入黑暗之中。
而在另一侧,卫青亲自带队,在通往靖远城的主要道路上布下伏兵。
北斗七星高悬夜空,星光洒落,照亮即将爆发的战场。
这一刻,霍去病与卫青的命运交汇,也将成为靖远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