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医圣传 > 第8章 同行的挑战与合作

第8章 同行的挑战与合作

,校服领口紧紧扣到脖子,脸色苍白如纸。李芳玲接过病历,看到上面写着:高三学生,压力过大导致闭经,服用黄体酮无效,诊断为心因性闭经。

“我给她用了耳穴压豆,贴在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穴。”叶尘示意女孩坐下,“同时配合心理疏导,让她每天记录三件开心的事。今天是治疗的第五天,她的月经已经有来潮迹象。”

张启明注意到女孩的指甲上有淡淡的粉色,不像刚来时那样青白。李芳玲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儿,同样高三,最近也因为压力失眠。她鬼使神差地问:“叶医生,这种方法对失眠有效吗?”

“当然。”叶尘从抽屉里拿出耳穴贴,“神门穴可以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度,配上心穴和肾穴,宁心安神。需要我帮您贴一下吗?”

李芳玲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却看见王建国已经伸出了耳朵。老人苦笑道:“我最近老是凌晨三点醒,试试你们的‘玄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第三章 医道同源

会诊持续了三个小时,离开时,夕阳的余晖给诊所的青瓦镀上一层金边。张启明三人坐在车里,谁也没有说话。直到路过一家药店,王建国突然开口:“你们注意到没有,叶尘用的银针是华佗牌的,跟我们医院的一样,但手法完全不同。”

“他的针灸得气很快。”李芳玲摸着耳朵上的耳穴贴,突然想起叶尘在给渐冻症患者施针时,银针居然轻微颤动,“就像针下有水流过,这是不是古人说的‘得气如鱼吞钩’?”

张启明盯着前方的车流,想起陈师傅治疗后下肢麻木减轻的样子。作为骨科医生,他清楚神经压迫的恢复有多缓慢,但叶尘的治疗似乎真的产生了即时效果。更让他在意的是,叶尘在解释药方时,总能引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文,却又不拘泥于成方。

“明天把那三个患者的资料调出来。”他突然说,“我想看看叶尘的治疗方案有没有可重复性。”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三位专家每周都会悄悄前往叶尘的诊所,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陈师傅在一个月后就能独立行走,渐冻症患者的肌力测试显示下肢力量提升了20%,最让李芳玲震惊的是,那个高三女孩在治疗后的第四周,月经居然恢复了正常,脸上也有了血色。

“李主任,您女儿的失眠好些了吗?”某天在医院走廊偶遇,叶尘笑着打招呼。李芳玲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相信了耳穴压豆的效果——女儿最近确实睡得安稳了。

三个月后的医学会上,张启明主动申请了发言时间。当他把三位患者的治疗前后对比资料投影在屏幕上时,会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王建国趁机展示了自己记录的针灸手法视频,详细讲解了叶尘如何根据子午流注理论选择施针时间。

“中医不是玄学,是建立在天人相应理论上的生命科学。”叶尘最后总结道,“我们不排斥现代医学,相反,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就像陈师傅的治疗,我参考了影像学资料来确定针灸深度,用血液检测结果调整药方剂量。”

散会后,张启明主动握住叶尘的手:“我们科室有位脊髓损伤患者,西医康复效果不佳,能不能请你会诊?”

王建国也掏出手机:“针灸协会想请你做次讲座,讲讲新九针疗法在慢性病中的应用。”

李芳玲犹豫了一下,说:“我们内科有个顽固性呃逆的患者,用了各种止吐药无效,你能不能……”

“当然可以。”叶尘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其实我早就准备了一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针对术后肠麻痹的患者,结合针灸和胃肠动力药……”

窗外,暮色渐浓,海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叶尘看着眼前三位曾经的“对手”,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中医的传承,不在古籍里,在诊室里,在患者的笑容里。”

三个月前的会诊挑战,最终成了中西医合作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走进叶尘的诊所,学习他的治疗方法,而他也经常受邀到西医医院会诊,用中医思维解决现代医学的难题。

在一次国际中西医结合会议上,当叶尘展示渐冻症患者的治疗成果时,台下一位外国专家站起来问:“您的疗法有没有科学依据?”

叶尘微笑着指向大屏幕,上面同时显示着患者的mri影像、血液检测数据和中医辨证过程:“科学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就像月亮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名字,但月光同样照亮人间。中医的科学,藏在天人合一的智慧里,藏在辨证施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