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430章 妙蛙底的钢铁经纬

第430章 妙蛙底的钢铁经纬

妙潭底的晨雾,裹挟着如丝细雨,宛如一张潮湿而绵密的网,轻柔却又无所不在地笼罩着山间。?z¨x?s^w\8_./c_o.m-扎伊静静伫立在k83段的路基之上,安全帽带紧紧地绷在下巴处,腕间的银镯不经意地碰撞着帽檐,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这银镯,今早被玛玛依用铜铃精心串成了“平安扣”,她还念叨着:“铁轨边的姑娘,得有声响护着心。”

“扎伊姐!驻站联络员呼叫!”对讲机里猝然炸开老周的声音,伴随着丝丝电流杂音,“k83至k85段今日封锁,10:30首趟跨境列车通过,各防护位注意!”

扎伊闻声抬头,目光所及,整个防护体系正如同一张徐徐展开的大网:山顶之上,中间联络员岩温手持望远镜,专注地俯瞰着四周。望远镜的镜片反射出清冷的光,恰似一只锐利的守山之鹰,时刻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路基两侧,两端防护员阿强和小杨稳稳地拉着红白相间的警示带,警示带上的旗子在风中猎猎翻卷,红底黄字的“前方施工”醒目异常,即使在这雨雾弥漫之中,依然清晰可见;现场之中,防护员阿林正猫着腰,全神贯注地检查轨距,腰间悬挂的铜铃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晃,发出悦耳的声响——那铜铃是玛玛依所赠,她曾说:“铜铃一响,心就稳了。”

驻站联络员:信息中枢的“定盘星”

调度室的玻璃,不知何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雾,仿佛给这空间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神秘感。老周端坐在工位前,手指如同灵动的蝴蝶,在控制台上快速翻飞。他的工位前方,挂着三块至关重要的屏幕:左边那块,列车实时运行图上,绿色的光点正沿着轨道缓缓向k83靠近,仿佛一只谨慎前行的蜗牛;中间的气象云图里,雨云犹如一团浓稠化不开的墨,沉甸甸地压在天空之上;而最为显眼的,当属那块红色警示板,上面用中缅双语醒目地写着:“k83段封锁期间,禁止任何人员、机具侵入限界。”

“10:15,d327次列车接近,预计通过时间10:28。?m·a!l,i′x\s~w!.?c?o~m?”老周对着麦克风低声却有力地喊道,声音虽压低,却带着极强的穿透力,“现场防护员注意!现场防护员注意!”说罢,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实习生小吴,语重心长地说道:“记着,咱们驻站联络员的使命,全在一个‘准’字上。列车哪怕晚点一分钟,封锁时间就得相应延长;信息要是错一个字,现场就极有可能酿成大祸。”

小吴紧紧攥着笔的手已满是汗水,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歪歪扭扭的专业术语。老周见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指了指墙上的老照片,缓缓回忆道:“三十年前,我跟着华国铁路兵学习防护知识,当时师父举着旗子,在倾盆暴雨中大声呼喊:‘信息错了,人命就没了!’如今,虽说有了卫星定位、智能调度这些先进技术,”说着,老周摸出一个略显陈旧的怀表,“但这是师父传给我的,秒针走得比电子表还准呢。”

现场防护员:作业现场的“守夜人”

阿林蹲守在道岔旁边,正拿着游标卡尺,细致地测量着刚刚更换的钢轨接头。他身旁的防护包里,装着堪称“三件宝”的物件:对讲机、信号旗以及响墩。“这响墩,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他轻轻摩挲着铁盒里菱形的铁块,锈迹之中,似乎还镶嵌着五十年前的砂粒,“以前没有对讲机的时候,只要放上俩响墩,十里之外都能清楚地听见声响。如今虽说有了高科技,但这铁疙瘩可还是得随时带着——万一遇上断电的情况呢?”

“阿林!检查轨距!”扎伊的声音从前方清晰传来。阿林立刻起身,扛起轨距尺,迅速朝着路堤方向跑去。细密的雨丝不断打在他的安全帽上,此刻,他不禁想起上周安全员玛依的培训话语:“轨距偏差要是超过2mm,列车行驶起来就像在‘蹦迪’;要是超过5mm,铁轨甚至可能直接‘翻跟头’。_h*o?n`g\t\e·x?s~..c~o~m/”他快速蹲下身,将尺子准确地卡在钢轨内侧,而后大声汇报:“1435mm,标准!”

突然,阿林手中的尺子猛地顿住。他急忙凑近查看,只见轨缝之中缓缓渗出黑褐色的水——那分明是暗河的水!“扎伊姐!”他赶忙对着对讲机急切喊道,“k83 + 200轨缝渗水,可能有暗河!”

两端防护员:钢铁防线的“守门员”

路基两端的警示带,在狂风的肆虐下剧烈翻卷,阿强和小杨正有条不紊地交替巡查着。阿强手中的防护牌上,“前方施工,禁止通行”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小杨手中的旗子红底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