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286章 卸石砟、道床外观整理与精准测量

第286章 卸石砟、道床外观整理与精准测量

据。这是他们作为测量工的职责,也是对安全的承诺。

第二步:卸砟——填补基石,提供“手术”材料

惯导小车完成整段测量,收集了详尽的轨道几何数据后,老杨和小李立刻将小车推至安全区域,开始关闭仪器、收线。小李递给老杨一杯保温杯里的热水,老杨喝了一口,温暖顺着喉咙传遍全身,驱散了一些寒意。

“郭主任,数据出来了,超限点都标好了。”老杨指着郭振德笔记本上的标记,“按照这些点,捣固车重点处理就行。”

“好!数据可靠吗?”郭振德追问。

“绝对可靠!imu和全站仪数据都交叉验证过了。”老杨自信地回答。

郭振德点了点头,看向林野:“林主任,数据没问题,可以开始卸砟了。”

林野沉吟片刻:“卸砟要快,但也要均匀。重点部位多卸一些,但别堆太高,影响捣固车作业。金鹰公司的工人和咱们ak12车间的线路工配合好,老吴的防护别放松!”

“明白!”郭振德应道。

巨大的轰鸣声再次由远及近,卸砟车这头钢铁巨兽缓缓驶入作业区。它比捣固车略显矮胖,车身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储砟仓,下方是可控的卸砟闸门。在郭振德的精准指挥下,它停在道床缺损最严重的区段上方,探照灯照亮了它粗壮的轮廓。

金鹰公司的卸砟工经验丰富,他熟练地操作着卸砟车的遥控器,调整车身姿态,确保卸砟口对准需要补充的区域。随着他按下按钮,闸门精准控流,灰白色的石砟如灰色瀑布倾泻而下,准确地落在道心或轨枕盒内。石砟砸在冻硬的道床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扬起一阵冰冷的粉尘。

“接应!接应!”ak12车间的线路工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挥动铁锹、耙子,快速摊铺新卸下的石砟,将其均匀地散布到每根轨枕的下方和两侧。工长老金一边指挥,一边亲自示范,将石砟拍实到轨枕盒内,确保支撑到位。寒风裹挟着石粉,吹得工人们眯起了眼睛,但他们的动作却异常麻利。

“别堆在钢轨上!”

“那边少点,这边多来点!”

“拍实!别让石砟悬空!”

冰与石的碰撞声、工人们的吆喝声、卸砟车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戈壁滩清晨的寂静。工人们在冰与石的碰撞中,为捣固作业准备着充足的“骨料”。他们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卸载,是保证轨道稳定的基础,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锹石砟,都要精准地落在需要的地方,为后续的“精雕细琢”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捣固——“筋骨”复位,精准施治

当关键区段道砟补充初步完成,早已等候的捣固车发出低沉的咆哮。“张水平”操作着这头精密机械怪兽,缓缓驶近。巨大的测量框架放下,传感器启动,快速扫描轨道实际状态。框架下方的八个捣固镐头带着高频振动,蓄势待发。

“张水平!数据导入!”郭振德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出。

“收到!”捣固车司机张水平,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他的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而准确地移动,将惯导小车测量的数据导入捣固车的智能系统。“数据导入完毕!目标几何参数已加载!”

捣固车的智能系统,无缝接入了刚才惯导小车生成的超高、轨向、高低等目标几何参数。这就像医生拿着x光片,知道哪里骨折、哪里错位,才能精准施治。

“捣固车准备作业!所有人员避让!”郭振德再次下令,他的声音在扩音器中放大,传遍整个作业区。工人们迅速撤到安全距离外,老吴的防护手势更加明确。

“开始捣固!”张水平按下启动按钮。

八支捣固镐头在液压驱动下,带着高频振动和巨大压力,精准插入道床!这一刻,科技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捣固车自身的测量系统提供实时反馈:激光准直系统、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等,实时监测着轨道当前的高低、水平、方向、轨距等几何状态。

惯导小车提供的目标参数(“处方”)作为基准:这些毫米级精度的数据,告诉捣固车“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

捣固车强大的控制系统,综合实时测量值和目标值,计算出每个镐位需要的精确提升量或横向拨移量,驱动液压系统执行。

“噗噗噗!”的闷响中,道砟被强力振动、挤压、密实。钢轨和轨枕在捣固镐的精密控制下,被微量而精准地抬升、拨正。这并非粗暴的强力按压,而是如同外科手术般精细的操作。屏幕上,代表轨道几何尺寸的曲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零误差”的基准线靠拢!尤其在那些被标记的超限点,捣固镐会根据系统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