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堡的黎明,带着戈壁滩特有的、仿佛能刺穿骨髓的清冷降临。~g,g.d!b`o`o`k\.¢n*e_t^肆虐了一夜的寒风虽略有减弱,但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依旧主宰着大地,冻土坚硬如铁,踩上去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像是敲击在死寂的磐石上。昨夜铝热焊的炽热光芒与喧嚣已然褪去,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灼烧后的焦糊味,但很快被凛冽的寒风带走。留下的是十处崭新的、打磨光滑的焊缝,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如同这条钢铁长龙身上新愈合的伤疤。然而,这仅仅是“接骨”手术的第一步。更严峻的考验在于让这条“钢铁长龙”的“筋骨”——轨道几何尺寸——在经历大手术后,恢复甚至超越原有的平顺与稳定。
宿营车旁,林野裹紧厚重的棉大衣,厚实的棉帽的护耳紧紧扣住耳朵,试图将最后一丝温暖包裹住。他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空气中迅速凝华消散,像一缕缕短暂的灵魂。他裹得严实,但那深入骨髓的寒意似乎无处不在,尤其是脸颊和手部,早已麻木,只剩下一种钝痛的感觉。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作业区——k117+500至k118+100的线路上,道砟在昨夜的焊接、换岔作业中被不可避免的踩踏、挤压,变得凌乱、板结,失去了应有的支撑力和排水功能。尤其是在作业核心区域,道床被严重扰动,石砟被挤向两侧,道心部分甚至露出了底砟或路基表面,如同被翻挖过的土地,一片狼藉。
“郭主任,焊轨质量秦工确认没问题了,但这道床和几何状态……”林野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他指着线路,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不整好,轨排不稳,几何尺寸保持不住,别说动检车过不了,行车安全都是隐患。特别是刚焊完的接头,底下没支撑好,应力集中,容易出问题。捣固前,必须精测!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功亏一篑。”
副主任郭振德同样一脸疲惫,昨晚的铝热焊战斗异常激烈,每一组焊缝都凝聚着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但他眼神锐利如鹰,被寒风吹得有些发红的眼睛里,燃烧着责任和决心。他用力搓了把脸,试图驱散刺骨的寒意,那冰冷的触感反而让他更加清醒。“放心,林主任!”他的声音洪亮,盖过了风声,“天窗点还有最后两个半小时(04:00结束),足够我们把道床恢复如初,几何尺寸调到最佳!精测、卸砟、捣固、复测,一步都不能少! 惯导小车、卸砟车、捣固车都在站内待命了!老吴!防护组!按计划行动!”
“现场防护员老吴收到!”老吴的声音立刻回应,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穿透了清晨的寒冷,“移动减速信号牌(黄牌)已按规定设于k117+500和k118+000外侧! 防护员已到位,加强了望!老陈!老陈!沙棘堡驻站联络员老陈!现场请求轨道检查仪(惯导小车)、卸砟车、捣固车依次入网!作业区段:下行正线k117+500至k118+000!限速25km\/h!”
“驻站联络员老陈收到!”对讲机里传来老陈清晰的声音,字字句句都带着职业的严谨,“已向车站值班员申请!调度命令td仍在有效期内!确认轨道检查仪(车次:xgc-01)、卸砟车(车次:xsz-01)、捣固车(车次:xdd-01)已由沙棘堡站1道发车!限速25km\/h进入封锁区间!轨道检查仪预计3分钟后到达k117+500入网点! 现场防护员老吴,请再次确认防护设置到位!司机联控准备!”
“现场防护员老吴确认!防护有效!区间安全!司机联控准备就绪!”老吴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第一步:惯导小车精测——手术前的精准“ct”
首先抵达作业区入口的,并非庞然大物,而是一台看起来颇为“小巧玲珑”的设备——由两名穿着同样厚重工装、背着工具包的测量工推着的惯导轨道检查小车。*搜`搜,小/说\网? ?更`新+最¢全¨它结构紧凑,主体是一个坚固的金属框架,下方装有高精度测量轮,紧紧卡在钢轨上,发出轻微而坚定的“咔哒”声。框架中部集成着核心设备:一个密封良好的黑色箱体,里面是惯性导航单元(imu),旁边是里程计,还有一个小型高精度全站仪(或棱镜,需配合后方设站),以及中央处理器和硬盘。在如此严寒下,其精密电子元件需要额外保温,箱体上贴着温度补偿的标签,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寒风呼啸而过,小车框架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郭主任,林主任!测量组报到!”为首的测量工老杨呵着白气,声音洪亮,他的眉毛上结着细密的冰晶,像两撇白色的眉毛。他们迅速在k1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