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地跳着,像是有两只小鼓在疯狂敲击。他想起三个月前,他鼓起勇气去技术科查阅资料时,在档案室角落里翻到的旧报纸。那上面报道了十年前的“7·15”特大脱轨事故,官方的通报简洁而模糊,只说是“雷击导致信号故障”。但当时他跟着已经退休的师傅去事故现场清理设备时,曾在断裂的钢轨晶粒间,用放大镜发现过一些人为打磨的痕迹,极其细微,如果不是师傅经验丰富,几乎不可能察觉。当时他还以为是施工不当留下的,但现在看来,原来从那时起,omega公司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审批算法”游戏,用数据编织谎言,用程序掩盖罪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警告:证据链完整性超过90%,触发防御机制。”探伤仪的警报声陡然拔高,不再是之前那种缓慢的蜂鸣,而是尖锐刺耳,如同防空警报。同时,地面传来一种低频的震动,频率正是之前警示灯闪烁的1.5hz。这种震动很轻微,但持续不断,像是有无数只小手在挠着他的骨头,震得他膝盖发麻,几乎站立不稳。
投影中的光带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如同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干扰。某些节点,尤其是那些指向事故后果的节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淡化、消失。算法,正在试图自我销毁证据!
“不!”林野下意识地低吼一声,伸手想要去抓什么,却只抓到了一把冰冷的空气。他迅速反应过来,这是omega公司预先设置的后门程序,一旦检测到证据链完整度超过某个阈值,就会启动自毁程序,销毁所有罪证。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林野的求生本能让他立刻掏出手机,打开他之前偷偷安装的、可以实时监控刘成办公室的隐藏摄像头应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刘成办公室的画面,刘成正站在窗前,背对着摄像头,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正在疯狂地盖章。他的右手握着那枚熟悉的、据说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和田玉审批章,每一次盖章的动作都干脆利落,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
而就在手机屏幕的右上角,一个他之前设置的小窗口正在闪烁,显示着“刘成今日审批效率”的数值。这个数值原本是78%,但现在,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跳动:78%……79%……80%……85%……88%……92%……95%……98%……每一跳,都伴随着一个细微的提示音,像是在庆祝着什么。
林野的手机“啪”地一声掉在地上,他惊得魂飞魄散,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和眼前的全息投影。他想起上周,他在处理一批废弃的旧电路板时,从一个芯片插槽里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传感器,当时他还以为是用来监测电路板温度的,便随手扔进了垃圾桶。¢0`0?暁\税\惘, ¢埂?辛~醉¨全?但现在,他猛然意识到,那根本不是什么温度传感器,而是一个生物信号采集装置!它被巧妙地嵌入在刘成办公室的某个角落,甚至可能就藏在刘成经常使用的那个老旧的木制笔筒里,专门用来采集刘成的生物信号——心跳、血压、甚至是他盖章时的力度、频率,所有的一切,都被转化成了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这个所谓的“审批算法”中。
而刘成办公室里的那枚和田玉审批章,根本不是什么传家宝,而是一个量子纠缠的中继器!刘成每一次盖章,每一次审批,都在给这个算法“喂数据”,都在强化它与钢轨、与探伤仪之间的“量子纠缠”。审批效率越高,算法销毁证据的速度就越快,而钢轨上的隐患也就变得越致命,越难以被察觉!
“这他妈是……”林野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丝。“你们把一个人的审批习惯,编码成了量子比特?把盖章的动作,变成了给算法编程?把人的心跳,变成了算法的燃料?”
“必须冻结它!”林野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体,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他扑向操作面板,手指在“算法冻结”按钮上悬停了三秒,那三秒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看着眼前跳动的光带,看着那些即将消失的证据,看着手机屏幕上刘成疯狂盖章的身影,看着“审批效率”数值疯狂飙升的数字,他知道,他不能再犹豫了。一旦这些证据被彻底销毁,他将永远无法揭开这个巨大的阴谋,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未来的危险,都将被永远地掩盖在黑暗之中。
最终,他重重地按下了那个按钮。
探伤仪发出一声刺耳的蜂鸣,几乎要刺穿他的耳膜。仪器顶部的警示灯瞬间从红色变成了诡异的紫色,那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如同腐烂水果般的颜色。同时,仪器侧面的超声波发射器开始高速旋转,发出一种人类几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