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甚至把他们遣送回国。
工人们再次陷入了绝望。他们找到李明,哭诉着老板的威胁,希望他能再次帮助他们。
“经理,老板说……说如果我们再去找他,就开除我们,不给我们结清剩下的工资……”卡利姆的声音颤抖着,“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李明看着卡利姆和周围工人们恐惧的眼神,心里一阵刺痛。他明白,老板这是在用他们的饭碗来威胁他们,让他们不敢再反抗。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没有权力解雇老板,也没有能力直接支付工人们的工资。他能做的,似乎只有说服老板,或者向有关部门举报。
但他知道,说服老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老板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在乎工人的死活。而向有关部门举报,也未必能解决问题。马来西亚的劳工法律虽然保护工人权益,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打折扣。而且,如果真的把老板告上法庭,项目很可能会彻底瘫痪,工人们连那点微薄的工资都拿不到了。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工人们的苦苦哀求,一边是老板的威胁和项目的困境。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责任。他来到马来西亚,是为了完成项目,是为了证明自己。但现在,他发现,自己不仅仅要对项目负责,还要对工人们负责。因为他们和他一样,都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都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
他意识到,正义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规定,更是一种内心的选择,一种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他不能因为害怕老板的威胁,就放弃对正义的追求。他不能因为担心项目的失败,就放弃对工人们的责任。
他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帮助工人们争取到他们应得的权益。
他开始秘密地联系马亚当地的劳工组织。他通过阿强,找到了一个叫陈先生的华人律师,他是当地一个劳工权益组织的负责人。陈先生听了李明的讲述后,非常震惊。他告诉李明,拖欠工资在马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工人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小李,你做得对。”陈先生说,“不能让老板这样欺负工人。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
在陈先生的帮助下,李明开始系统地收集证据,包括工资条、工牌、工作记录、银行流水等。他还联系了几个有录音功能的手机,让工人们偷偷录下老板威胁他们的对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李明也开始在工人中秘密地组织起来。他告诉工人们,他们不是孤军奋战,他们有法律的保护,有组织的支持。他鼓励他们团结起来,用合法的方式,向老板和有关部门表达自己的诉求。
“工友们,我们被拖欠工资,这是老板的错,不是我们的错。”李明在工人中悄悄地说,“我们不能害怕,我们要团结起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拿到我们的工资。”
工人们看着李明,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希望。他们开始相信,李明是真的在帮助他们,是真的在为他们着想。
但李明的心里,也充满了挣扎和矛盾。他担心,如果工人采取过激的行动,比如罢工或者围堵老板,会激化矛盾,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他担心,如果事情闹大了,老板会迁怒于他,甚至报复他。他担心,如果项目真的瘫痪了,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他给小雅打了电话,想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
“小雅,我……我感觉压力好大。”李明说,“我不仅要担心项目,还要担心工人,还要担心老板。我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小雅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李明,我知道你不容易。但你要相信你自己,你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小雅的话,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李明的心里。他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小雅的支持,还有工人们的信任,还有陈先生的帮助。
他开始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他一方面继续秘密地组织工人,另一方面,他开始着手准备向劳工部门举报老板拖欠工资的行为。
他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但他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工人们最终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权益。
李明和陈先生的计划,终于在一个月后付诸实施。那天,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