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着各位领导:国立铁路公司人力资源部王部长、瓦尔基里工务段李段长、学院张院长……掌声雷动。
“下面,有请我们优秀的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国立铁路公司人力资源部王部长,为我们宣布本届‘雏鹰计划’定向培养名单!这些同学,将在入学之初就获得集团重点关注的资格,享受优先实习、优先录用、专项导师辅导等优质资源!”主持人的声音充满煽动力。
王部长站起身,接过话筒,笑容满面地展开一份名单。林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雏鹰计划”,招生简章上提过,据说名额极少,是优中选优的顶尖人才储备库!他拼命回想自己单招考试的成绩,似乎……还不错?
“首先,恭喜以下同学!”王部长的声音洪亮,“张明!”掌声响起。一个穿着明显更合身、质地更好的定制校服(其他人都是统一发放的),头发精心打理过的男生,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站起身,微微向台上欠身致意。林野觉得那张脸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宣传栏?“李浩然!”又一个男生站起,同样气度不凡。“陈思雨!”……名单不长,只有十来个名字。林野屏住呼吸,直到最后一个名字念完。没有他。失落感瞬间淹没了兴奋。他安慰自己:没关系,自己努力,以后机会多的是。
仪式进入下一环节,新生代表发言。毫无悬念,是“雏鹰计划”的首位入选者——张明。他步履从容地走上台,接过话筒,侃侃而谈,从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到家学渊源(“家父常教导我,铁路是国家的命脉…”),再到对未来的展望。他的发言流畅、自信,甚至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台下掌声热烈。
林野听着,起初是羡慕,渐渐却感到一丝异样。张明的发言稿,华丽辞藻堆砌,充满了“奉献”、“使命”、“担当”等宏大词汇,却唯独缺少了对“技术”本身的描述,缺少了林野所期待的、关于钢轨、道砟、探伤仪的具体热情。更像是……一篇精心准备的、符合某种“标准答案”的表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典礼结束,人群涌向食堂。林野随着人流移动,却感觉脚下异常沉重。他无意间瞥见礼堂侧门虚掩着,里面透出灯光和人声。鬼使神差地,他凑近门缝。
里面是一个小休息室。刚才台上笑容可掬的王部长、李段长、张院长等人正轻松地喝着茶。张明也在其中,正恭敬地给一位气质威严的中年男人(李段长?)递茶。气氛融洽,甚至有些随意。
“老李,你家这小子,台风不错啊,比他爸当年强!”王部长笑着打趣。李段长(威严中年男人)摆摆手,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王部长过奖了,小孩子瞎说,还得靠各位领导多提点。”张院长笑眯眯地接话:“张明同学综合素质确实突出,家学渊源,起点高,是棵好苗子。‘雏鹰计划’就是为这样有潜力的孩子准备的嘛。”张明适时地微微鞠躬:“谢谢各位叔叔伯伯栽培,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负期望。”“哎,叫什么叔叔伯伯,在学校叫职务!”李段长故意板起脸,眼里却全是笑意。
林野如遭雷击!叔叔伯伯?家学渊源?起点高?“雏鹰计划”的入选标准……原来不仅仅是成绩?那张名单背后,难道是一张他看不见的、由血缘和关系编织的网?他想起父亲的话:“有些门槛,有些人天生就比你站得高……” 原来这门槛,在他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就已经清晰地横亘在他和张明之间!那个代表着“优先录用”、“专项辅导”的“雏鹰计划”,其底色,竟可能是“血统优先”?
一种冰冷刺骨的寒意,瞬间取代了礼堂里虚假的热闹。他仿佛看到一把无形的标尺,悬在所有新生的头顶。标尺的一端,刻着“关系”、“背景”、“起点”,张明们轻松地站在那个刻度上;标尺的另一端,刻着“努力”、“技术”、“单招”、“专科”,他林野,正艰难地、甚至徒劳地,试图踮起脚尖去够那个看似公平的“择优”刻度。
梦境片段二:冰冷的网格与血统的重量。
场景扭曲切换。他身处一个巨大无比的、由无数冰冷铁轨纵横交错构成的网格迷宫。头顶是刺眼的、毫无温度的白色灯光。死寂。只有心跳声沉重地回荡。
“编号:ly。”冰冷如金属摩擦的声音响起,“行为:偏离预设轨迹。处罚:考核扣分50分,折合货币损失:500元整。”一张白色扣分单飘落。
他想动,双脚被无形力量钉死。他愤怒嘶吼:“凭什么?!”
“编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