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 第224集 唱片行的跳针回声

第224集 唱片行的跳针回声

的、低沉的“嗡嗡”声。

就在这时——

音箱里,那混乱的杂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拨开,一个清晰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响了起来。

“嗒……嗒……嗒……”

那是……驼铃声?

不,更准确地说,是骆驼的脚步声!

沉闷,有力,带着一种沙漠特有的苍凉和节奏感。“嗒……嗒……”,一步,又一步,仿佛正从遥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向他们走来。

阿玉和钟华同时僵住了,脸上血色尽失。

这个声音……他们太熟悉了!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跟着一个地质考察队,曾在敦煌附近的戈壁滩上夜宿。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狼嚎。就在他们快要入睡时,一阵清晰的、由远及近的骆驼脚步声,穿过茫茫夜色,传到了他们的帐篷外。

“嗒……嗒……”

那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古老的、穿越时空的韵味,仿佛从丝绸之路的千年风沙中走来。他们当时还好奇,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怎么会有骆驼队经过。那脚步声在帐篷外徘徊了一小会儿,又渐渐远去,消失在夜色中,留下一种莫名的神秘感。

而现在,这一模一样的脚步声,竟然从这张老唱片的唱针卡住的瞬间,清晰地传了出来!节奏、频率、甚至那每一步之间的停顿和质感,都和他们在戈壁夜宿时听到的分毫不差!

“怎么会……”阿玉的声音带着颤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钟华紧紧盯着那张唱片,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困惑:“唱针……它卡在了和鸣沙山沙层数据吻合的沟槽深处,然后……播放出了我们在戈壁听到的骆驼脚步声?”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科学解释的范畴。一张记录着《月光奏鸣曲》的黑胶唱片,在拆迁的老唱片行被甩卖,它的沟槽深度对应着敦煌的地质结构,跳针杂音里藏着童年的弄堂叫卖,而当唱针卡在特定深沟时,竟播放出了他们亲身经历过的戈壁驼铃!

这一切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唱片还在转动,唱针依旧卡在那道深沟里,持续不断地发出“嗒……嗒……”的骆驼脚步声,仿佛一个来自时空深处的回响,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在两人惊骇的目光中,固执地重复着。¢oE?Z\3§小;÷说?网1?′ ?¨更>=:新??最*]全@`

窗外,城市的喧嚣依旧,推土机的轰鸣声隐约可闻,正在一点点吞噬着老街区的最后痕迹。而窗内,这张来自过去的老唱片,却像一个神秘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一道通往未知时空的缝隙,让那些被认为早已逝去的声音,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重新回荡在现实之中。

阿玉看着唱片上细密的纹路,那些看似普通的沟槽,此刻仿佛变成了一条条交错的时空隧道,连接着弄堂的黄昏、敦煌的风沙、老唱片行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自己那段戈壁夜宿的记忆。

《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还未结束,被卡住的唱针像是一个暂停键,定格了这一刻的诡异与神秘。而那清晰的驼铃声,依旧不紧不慢地响着,仿佛在问:你,准备好倾听时光的秘密了吗?

他们不知道这张唱片还会带来什么,也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但他们知道,从听到那声“桂花赤豆汤”开始,有些东西,已经彻底不一样了。这张即将随着老唱片行一起被“更新”掉的老唱片,或许才是打开时间奥秘的钥匙,在城市变迁的轰鸣声中,奏响了一曲来自往昔与远方的、神秘而悠长的回响。

阿玉好奇地看着他。

钟华翻了一会儿,找到了一组图片和数据,把手机屏幕转向阿玉:“你看,这是我们团队之前做的敦煌鸣沙山沙层的地质剖面图,以及不同沙层的密度、颗粒大小等数据模拟。”

阿玉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曲线和图表,一头雾水:“这和唱片有什么关系?”

“你看这里,”钟华用手指着唱片上跳针处的沟槽,又对照着手机上的某一段数据曲线,“我刚才用放大镜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几道沟槽的深度变化和间隔距离……你看,这形状,这数据波动趋势,是不是和鸣沙山某一深度范围内的沙层地质剖面数据……惊人地吻合?”

阿玉凑近了看,虽然她不懂地质,但那几条曲线的起伏形态,确实和钟华指出的唱片沟槽的“轨迹”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相似性!

“这……这怎么可能?”阿玉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一张德国的老唱片,上面的沟槽深度,怎么会和中国敦煌的沙层数据吻合?”

钟华也一脸严肃,刚才的轻松调侃消失了:“这太不可思议了。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唱片的沟槽是声音的物理记录,不同的声音振动频率和振幅,会在唱片上刻下不同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