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三十四集:二世即位

第三十四集:二世即位

有几个平日里依附赵高的大臣,赶忙附和道:“丞相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匹马呀,陛下您怕是看错了。”而也有一些正直的大臣,站出来说那就是鹿。赵高暗暗记下了那些说鹿的大臣的名字,没过多久,那些大臣便都被赵高以各种罪名陷害,或被罢官,或被处死。

经过这“指鹿为马”一事,朝堂上再无人敢与赵高作对,赵高的权势达到了顶峰,整个大秦的朝政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胡亥呢,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世界里,对于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他要么是全然不知,要么就是觉得赵高做得并无不妥,反正只要自己能继续逍遥快活就好。

!百姓们的日子却因为朝堂的腐败而越发艰难起来,繁重的赋税、严苛的律法,让无数百姓苦不堪言,民间怨声载道,大秦的江山,已然开始出现了摇摇欲坠的迹象。

第四章:天下动荡

在赵高的专权以及胡亥的昏庸统治下,大秦各地开始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先是在关东地区,有陈胜、吴广二人,本是被征发去戍守渔阳的贫苦百姓,却因途中遭遇大雨,道路被阻断,按照秦律,误了期限都是死罪。

陈胜、吴广一合计,横竖都是死,不如起来反抗,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活路来。于是,他们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周围的贫苦百姓听闻,纷纷响应,一时间,起义的队伍迅速壮大,如燎原之火一般,席卷了关东的大片地区。

各地本就对秦朝统治心怀不满的豪杰们,也都趁机而起,项梁、项羽叔侄在会稽起兵,刘邦在沛县带着一群兄弟也开始了反秦之路。这些起义军虽然一开始各自为战,但都有着推翻秦朝暴政的共同目标,他们一路攻城略地,打得秦朝的地方守军节节败退。

消息传到咸阳,胡亥正在宫中饮酒作乐,听闻此事,先是一愣,随后竟大发雷霆,责怪地方官员办事不力,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和赵高弄权导致的恶果。赵高则在一旁安抚胡亥,说这些不过是些小毛贼,不足为惧,派些军队前去镇压便是了。

可秦朝的军队,大多都驻守在边疆,防范着匈奴等外敌,一时间难以调集回来镇压内乱。而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又缺乏训练,根本不是那些起义军的对手,秦朝的局势,愈发地危急起来。

第五章:大厦将倾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他们逐渐朝着咸阳的方向逼近。赵高见形势不妙,开始担心若是秦朝真的被推翻了,自己也将性命不保,可他却依旧不想着如何去挽救局势,而是想着如何继续保住自己的权势。

赵高向胡亥进言,说现在咸阳局势危急,都是因为朝中大臣们不尽心办事,建议胡亥对朝中大臣再来一次大清洗,将那些他认为不可靠的人都除掉。胡亥此时已经没了主意,便听从了赵高的建议,一时间,咸阳城内又是一片血雨腥风,许多忠心耿耿的大臣都被无辜杀害,整个朝廷人心惶惶,根本无心去应对外面的起义军。

而起义军中,项羽率领的楚军最为勇猛,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军的士气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刘邦则趁机率军西进,一路上收揽人心,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

赵高看着秦朝的局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心中萌生出了一个更为恶毒的想法。他觉得若是把这一切的罪责都推到胡亥身上,说不定自己还能向起义军投降,保住一条性命。于是,赵高派自己的心腹,冲进了胡亥的宫殿,对胡亥说道:“如今盗贼已经逼近咸阳,都是陛下您昏庸无道所致,上天要降罪于您,您还是自行了断吧。”

胡亥此时才如梦初醒,他又惊又怕,想要向赵高求饶,可那些人根本不理会他,胡亥无奈,只得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荒唐又可悲的一生。

胡亥死后,赵高本想趁机自己称帝,可群臣们却无人响应,赵高无奈,只好又立了子婴为秦王。但此时的秦朝,已经是大厦将倾,即便子婴有心想要力挽狂澜,可面对各地汹涌的起义军,也是回天乏术了。

不久之后,刘邦率领的军队率先攻入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就此灭亡,曾经那个辉煌无比、一统六国的大秦帝国,在胡亥和赵高的折腾下,仅仅历经短短十几年,便烟消云散,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过往,只留下后人无尽的叹息与反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