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三十一集:骊山陵寝

第三十一集:骊山陵寝

,让天下百姓不再受苦。”

第五章:工程加急

可秦王嬴政却似乎并未察觉到民间日益汹涌的暗流,他一心只想着让自己的陵寝更加完美,更加壮观。

在他的再次催促下,工程的进度不断加快,更多的百姓被强行征召而来。骊山脚下,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痛苦的呻吟声。

为了开凿更深的墓室,不少百姓在地下遇到了塌方等危险,许多人就这样被掩埋在了土石之下,连个全尸都留不下。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只是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继续着这仿佛永无尽头的劳作。

负责工程的官员们,为了在秦王规定的期限内完工,不断给工匠们施压,甚至许下了一些根本无法兑现的奖赏,让大家拼命干活。

第六章:动荡初现

在民间,对秦朝的不满情绪已经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只差一个导火索了。

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小规模的反抗,虽然很快就被秦军镇压下去,但却如同星星之火,让更多人看到了反抗的希望。

在骊山工地,也有不少百姓私下里开始商量着逃跑,他们实在是受不了这非人的折磨了。陈大牛便是其中之一,他看着身边不断死去的同伴,想着家中不知死活的亲人,决定要搏一把。

一天夜里,趁着监工们打盹的间隙,大牛和几个平日里相熟的工友悄悄地往工地外摸去。可没走多远,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一阵慌乱之后,大牛的几个工友都被当场斩杀,只有大牛跑得快,躲进了山林之中,捡回了一条命。

他在山林里不敢露面,靠着野果和溪水度日,心中对秦朝的恨意愈发浓烈,想着一定要找机会报仇雪恨。

第七章:风雨欲来

嬴政此时正忙着处理朝堂上的诸多事务,对于民间这些小的波动,他只以为是些疥癣之疾,不足为惧。

他依旧时常过问骊山陵寝的修建情况,要求务必保证质量,把各种机关暗器等都布置得万无一失,好让自己死后的陵寝能永远不被打扰。

而在各地,反秦的势力却在不断地汇聚壮大。张良等谋士也开始在暗中出谋划策,联络各方力量,准备给秦朝致命一击。

骊山陵寝的工程还在继续,百姓们依旧在苦难中挣扎,那座奢华无比的地下宫殿在不断完善,可秦朝的统治却已经摇摇欲坠,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这骊山陵寝,仿佛也成了秦朝走向覆灭的一个不祥的见证。

第八章:大厦将倾

终于,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点燃了天下反秦的燎原之火。

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原本被压抑的怒火全部爆发出来,他们拿起简陋的武器,冲向当地的官府,诛杀秦朝的官吏。

而秦军在四处平叛的过程中,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毕竟多年的苛政已经让百姓与秦朝离心离德,很多地方的秦军陷入了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

骊山陵寝的工程此时也被迫停工了,那些还幸存的百姓们如获大赦,纷纷逃离了这个让他们受尽折磨的地方。

嬴政此时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可他却依旧不愿相信自己的大秦帝国会如此迅速地陷入危机之中,还妄图调兵遣将,力挽狂澜。

第九章:王朝落幕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

反秦的各路义军在不断地征战中逐渐形成了几股强大的势力,刘邦和项羽更是脱颖而出,成为了争夺天下的两大主角。

刘邦一路西进,而项羽则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秦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灭亡。

而那座尚未完全竣工的骊山陵寝,静静地矗立在骊山脚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秦朝的兴衰荣辱,那些陪葬在里面的奢华珍宝,也成了一个时代终结的注脚。

百姓们终于摆脱了秦朝苛政的压迫,只是那无数在修建陵寝过程中逝去的生命,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伤痛之中,成为了后人感慨和铭记的一段悲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