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s′i,l,u/x-s¨w..-o\r_g\
三月间,春暖花开,阳光正好,周慧躺在榻上听请来的女先生说书,正听到有意思的地方,却突然接到禀报,说是门房接到了来自扬州贾敏处的书信,她连忙让人送进来。
读完信之后。周慧就忍不住眉头紧皱。
这几年,她虽然没有见到贾敏和林如海两口子的面,但是补养身体的药丸子和药膳方子送去了不少,就是害怕贾敏的身体会出现问题早逝。
如果贾敏真的不幸去世,黛玉被送来荣国府,周慧当然会好好照顾她,不会让她陷入尴尬的境地,更不会把她跟宝玉捆绑在一起,但是不管怎么样,她过的都不会跟以前父母双全的日子那般好。
周慧每次写信,都会问候贾敏和林如海两口子的身体,中间还派人亲自去探望过,看到这两人和黛玉的身体都不错,她这才放心,觉得总算是给黛玉改了命。
可如今收到的这封信却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信是贾敏写的,信上说,她得了重病,恐将不久于人世,若有万一,她希望将女儿送来娘家由母亲抚养,以免孤苦无依。
去年过年的时候收到的信里还说一切都好,如今这才几个月的功夫,怎么就忽然病到这种程度?
周慧心里存了疑虑,担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恨不得马上过去,亲自诊脉一探究竟。*k^e/n′y¨u`e*d\u/.′c`o!m?
说干就干,周慧打算启程去扬州一看究竟,如果贾敏还有救,要想法子把她救回来,哪怕真的无济于事,至少去了一趟也算是尽了力。
她将贾敏的信和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两个儿子,果不其然,遭到了两人的反对。
“母亲,儿子也担心敏儿的身子,但是您如今年事己高,受此舟车劳顿,路上要是有个万一,儿子怎么忍心,还是让我替您去吧。”
贾赦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连自己去看贾敏的话都说了出来,可见是真的关心母亲和妹妹。
“是啊,母亲,您关心妹妹,儿子也关心您呢,您年岁大了,还是保重身子要紧,要不是我有公事在身,我就替您去了,要不让珠儿跟大哥一起去姑苏探望妹妹吧。”
贾政表示,虽然我要上班不能去,但是可以派我儿子跟大哥一起去,也算是尽了孝心,全了兄妹情分。~3·{8?看×?书&?网% ¤_无?D?错_@+内~:=容?
周慧点头表示知道了他们的情谊,但是她要去姑苏的心意不改。
“我身子好着呢,比老二的身子还强一些,而且我打算请王太医的师弟周大夫跟我一起去姑苏,就算是路上有什么不适,也有大夫在旁,出不了什么岔子,你们要是不放心,就让琏儿和珠儿陪着我一起,至于你们两个,就留在府里坐镇吧!”
周慧如今可是府里的老太君,在荣国府里有绝对的权威,她拿定的主意,两个儿子也不敢违逆。
于是,周慧一声令下,管家林之孝就立刻开始筹备去扬州的事宜,打听船期,准备路上要用的东西,筛选要跟去的人手,忙的不可开交。
贾珠五年前与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成婚,婚后参加乡试落榜,还大病了一场,所幸周慧让府里的大夫密切关注他的身体,才一步步好转,不然的话也是逃脱不了早亡的命格。
后来贾珠也跟着贾赦和贾琏练习拳脚功夫,杀伤力如何不论,但是身子肉眼可见的结实了起来,去年终于考中了举人的功名,也算是对多年的苦读有了交待。
贾琏前年考中了秀才,又和贾珠一起参加的乡试,虽然没考上举人,但是贾赦也照样为儿子高兴,起码比他当年强啊!
贾琏这几年被他爹给管着,读书习武,早己不是原著中的纨绔模样,而是变的高大稳重,一看便是可靠的样子,他去年年底跟王熙凤成了婚,两口子如今感情正好。
周慧之所以要带这两个便宜孙子出门,也有让他们历练一番的意思。
这两个是荣国府里年纪最大的男丁,分属于大房和二房,往后府里要是有什么事,估计都要指望他们呢 ,光在家里待着,不出去见见世面可不行,经历的少,真遇到事要慌的。
林之孝知道主子心里急着去扬州探望姑奶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船,就干脆单独包了一艘,只带三个主子出行。
如今才三月,船行在水面上,一路顺风顺水,每日船行多少里,在哪里靠岸采买,一路上的食材这些都有两个孙子操心,周慧只管在船舱和甲板上看风景。
她请来了周大夫同行,到时候去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