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掉庄头的事后,周慧让人清查了庄头在庄子上有无劣迹,涉及到违法犯罪的的,一律送官法办,绝不容情。?完′本,神*站* *首,发*
对于那些曾经受到庄头欺压的庄户,也给予了相应的经济补偿,一点小小的善意,就让庄户们对主家感恩戴德。
六月的一天,外面烈日炎炎,周慧在外间榻上躺着看书,角落放了两个冰鉴,有个小丫头给她打扇子扇风,丝丝清凉的气息蔓延,一点也感受不到炎热的气息。
她正要起来吃点水果,就听到小丫头回禀,说是王夫人求见。
王夫人是为了给元春请教养嬷嬷的事来的。
“老太太,您看元春这丫头一天大似一天的,有些事也该准备起来了,不然到时候仓促之下就来不及了。”
周慧知道她说的是要送元春进宫的事,之前婆媳两个隐晦的谈过这事,贾母是同意了的,也想让元春进宫,博个出身,给家族争光,但是周慧可不会同意这么办。
“老二媳妇啊,我后来想了想,这件事还是算了吧,咱们家的荣光是老祖宗一刀一枪拼杀来的,怎么到了这一代,不是靠男儿们为官做宰给家族争光,反而要靠送家里的姑娘进宫来博取出路了,这样不妥!”
王夫人急了:“老太太,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您怎么……”
周慧:“你且听我说,珠儿天资聪慧,十西岁就中了秀才,要是将来他出仕做官,人家在背后说他是靠妹妹进宫得来的官位,岂不有辱他的官声,你不能为了元春的前途而不顾珠儿的名声啊!再说了,以元春的人才相貌,嫁到差不多的人家,将来日子和乐岂不正好,何苦让她到那深宫去过见不得人的日子呢!”
提及贾珠的前途名声,王夫人有些犹豫了,她想把女儿送进宫,为的不也是儿子吗,要是反而因此连累了儿子,那才是得不偿失。-2/s¢z/w`./c+o-m′
对于老太太说的元春嫁到旁人家的话,她有些不以为然。
元春虽然相貌心机都不缺,但身份毕竟差了些,她只是国公府二房的孙女,父亲只是从五品的官位,真正的好亲事且轮不到她,那些差一等的她也不想把女儿嫁过去,这就是她为什么想让闺女进宫的原因。
进宫搏一搏,一旦能上位出头,那就是整个家族的荣光,她儿子孙子都能获利,也不枉她养了闺女一场。?完′本,神*站* *首,发*
王夫人还要再说什么,周慧摆手止住了她的话头:“就这样吧,嬷嬷我还是会让人请的,但教的肯定不是进宫那一套,我会让人给元春留意亲事的,放心吧,她是我嫡亲的孙女,我总会给她找个好出路的。”
看着王夫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周慧心里暗爽,这就是身份带来的好处,封建时代,她身为婆婆,天然的对儿媳妇有一层压制,能在很多事上反驳她的意见,让她不得不听从。
但是,周慧也要防止王夫人阳奉阴违,保险起见,还是早点把元春的婚事给定下来为妙,当然在此之前,她也要问一问小姑娘的意见。
元春十西岁了,出落的亭亭玉立,刚来了月事,属于大姑娘的行列了。
“怎么样,肚子还痛吗?”
元春有些不好意思的红着脸摇摇头:“喝了祖母让人给我炖的药膳,果然舒服多了,腰也不酸了。”
小姑娘刚来月事,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周慧写了方子,让厨房炖了调理的药膳送过去,帮助缓解经期不适。
“那就好,以后有什么不舒服别忍着,也别不好意思说,你还小,不懂这事对女孩家的重要性,有什么情况一定得重视起来。”
“是,多谢祖母教诲。”
“你如今是大姑娘了,有些事我要先问问你的意思,关于你的亲事,你是个什么看法,是想找个跟咱们家差不多的门第,还是想找个普通的官宦人家,或者是上进的读书人,你考虑过没有?”
乍一被问到亲事,元春的脸更红了,不过心里也有些奇怪,母亲之前隐隐透露过想让她进宫谋前程的想法, 怎么祖母又问起她的亲事来了。
十来岁的姑娘,谁对自己未来的夫婿会没幻想呢,当初知道自己可能要进宫,而皇帝己经三十多岁,跟她爹差不多年纪的时候,她心里不是没有失望的,如今知道了自己很可能有别的选择,她不禁认真思考了下。
沉默了一会,元春抬头答道:“孙女希望跟小姑姑一般,找个知道上进的读书人,若是出身能好些,那再好不过。”
她说的小姑姑,便是贾敏,当初贾敏与林如海的婚事,也是羡煞了一众同龄的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