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了纸上写的两个生辰八字,就让人秘密去找寻。?萝?拉¢暁,说` -首`发!寻了几日,都城里达官显贵不少,还真没有与之相符之人。就问国师:“你就直说吧,到底是哪家的孩子,干脆说明白,我就叫人带来,省得海底捞针一般。”
国师装模作样地占卜一番,回禀道:“回太后,老道经过占算,是礼部侍郎王善先家的两个孩子,他的长子王雷和幼女王雪。”
太后稍一犹豫,怎么两个孩子都在一家,好端端的失去两个孩子,王侍郎还不得疯了?但是皇陵修建也至关重要,只能让王侍郎牺牲一下,朝廷给他一些补偿,升官加禄都行。想到这里,即刻派身边的总管太监去王侍郎家里宣召两个孩子进宫,她想见一见。
王侍郎觉得大事不好,装作换衣服,到里屋写了一个纸条,让信鸽阿五从后窗飞去给青衣君报信,让她安排人把小雪藏起来。阿五飞远之后,王侍郎才到大厅迎接来人马太监,拱手道:“马总管,有劳您来家一趟,快请上座。长庚,给马总管上好茶。”
马太监皮笑肉不笑地道:“王大人,喝茶就不必了。太后宣召您家的长子王雷与幼女王雪觐见,您赶紧把两个孩子叫出来吧。”
王侍郎苦笑:“马总管,恐怕叫不到,几个孩子都不在家。想来您也听说了,前段时间,王尚书写了断亲书。宗族里老人商量结果,让下官领全家过继给本族子安大人,家父英年早逝,下官现在立府单过。家里夫人不善教导,恐儿女不成器。两个儿子年前就去安南找我外祖父了,老人家文治武功都好,正好帮我教育一番儿子。下官妹妹青衣君托梦来,说让小女王雪去青衣君祠守灵。下官能调回都城,也是借了妹妹的光,她死得那么惨,有这点小要求,当哥的怎么能不遵从?”
马太监一听就傻眼了,原来三个孩子都不在家。太后再有旨,此时也不能传到安南去,八百里加急,来回少说也得一两个月。倒是那个女孩去青衣君祠守灵,离都城不远,就让她先进宫去吧。刚想到这里,王侍郎递过来一个手巾包,里面沉甸甸的四个大金锭子,王侍郎一脸恳求地望着马太监。马太监不是坏透了的人,心里也有点同情王大人,点点头。用手蘸了点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藏”字,王侍郎心生感激,两人互相点头。
马太监出了王侍郎府,领着人磨磨蹭蹭地去了城外的青衣君祠。青衣君祠过年后就买了十五个中年能干的仆妇,让她们在整个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卉。此时,有的已经打了花苞,有的正茁壮成长。这是王善一的意思,她在空间移栽了许多花苗,多是牡丹、玫瑰、月季、芍药、菊花、梅花,世人最喜欢娇艳大朵或浓香有意境的花,王善一也尽量挑拣适合的花卉,一年下来,这些花能带来不小的经济价值。狐恋蚊血 首发有诗为证:一从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马太监一行到了,只看见看门的几个伤残军士,后园还有十几个半老徐娘的园丁在养护花卉。前后园子寻遍了,等到太阳西斜,没看见王雪和仆婢。马太监心里有数,姑娘听话地藏起来了。他来这一趟,不过是做做样子,省得太后与国师怪自己不尽心。
马太监一路上早想好了回话,等回到宫里,天都黑了。他恭敬地行礼,对焦急等待的太后道:“回禀太后娘娘,老奴去了王侍郎家,没见到他家孩子。王大人说了,前些日子,家里出了变故,王尚书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宗族做主把他全家过继给王子安为后。王子安英年早逝,没有其他孩子,故他现在单身立户。家里夫人不擅教育子女,两个儿子给安南都护府的长孙老侯爷送过去教养,没等过年就去了,早不在都城里。这安南都护府离都城有万里之遥,还隔海,八百里加急传个旨意,来回至少需要一两个月。”
太后有点傻眼,追问:“王善先把儿子送到安南了,姑娘呢?”
马太监道:“回太后,王侍郎说了,因为他妹妹青衣君托梦,说没见过侄女,要侄女去青衣君祠给姑母守灵。王大人说,他能调回都城是借了妹妹的光,妹妹死得那样惨,他不忍心拒绝,月前就把女儿送过去了。可是,姑娘进了青衣君祠就一直没有消息,或许青衣君显灵,把侄女藏起来了呢。老奴听了不信,领了几个人去了一趟青衣君祠,里里外外找遍了,除了看门和打理后园的,没找到王家小姐。所以,耽误到这会儿,老奴才回到宫里。”一口气说这么一长段的话,马太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太后非常生气,心里想着:好你个王善先,到底是什么意思?三个孩子都不在家,恐怕是早有准备。想了一会儿,恶狠狠地看国师一眼:“国师,这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