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确好,好到生母不过一介南楚俘虏,也能坐拥大昭江山。,搜+搜·小?说,网\ /免,费\阅-读?
谢凌钰看了眼薛柔,小姑娘娇姿丽质,不知在想什么,一副喜滋滋的模样。
他心底没来由生出股烦躁。
有什么可高兴的?
只有傻瓜才每日无忧无虑。
薛柔正想着昨日插花拿了甲等,姑母不知会赏赐什么,却忽而背后一阵凉意,抬眸瞧一眼,谢凌钰还是那副动也不动的冰雕样。
真想伸手探一探他鼻息。
是活人么?
甫一抵达长乐宫,便有一圈宫人围上来接驾,却分毫不乱井然有序。
薛柔连忙小跑到胡侍中身边,远离皇帝。
谢凌钰陡然来长乐宫用晚膳,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就连太后也愣住一瞬。
阿音进宫后,陛下脾性缓和许多。
一顿饭下来,太后收回这个念头。
皇帝仍旧不发一言,唯独最后放下双箸,道:“朕有一事同母后商议。+6\k.a!n?s¨h\u,._c¢o/m+”
谢凌钰说话不紧不慢,“今日来式乾殿取奏折的宫人出了事,似乎与河间王有关。”
太后拧眉,河间王谢元慎乃先帝一母同胞的弟弟,素来不满她擅权。
当年景明帝膝下无子,河间王一度想做皇太弟,如今待在封地,恐怕只是看着安分。
每日都有宫人往返长乐宫与式乾殿,将奏折送到太后案前,若河间王有心窥探朝政……
太后隐隐动怒,不过一瞬又平复心绪,“陛下有何想法?”
“朕与母后连心,自是欲对河间王除之而后快。”
“不妥。”太后难得见皇帝说面子话,虽否决却语气缓和,“国库空虚,根基未稳,不宜轻举妄动,找个由头将细作处理干净,换个可靠的,多寻几人一道送折子,再择一女官从旁监督。”
谢凌钰颔首,“这个监督的人选,依朕看,阿音最为合适。”
乍被提及,薛柔看向皇帝,却见他神色认真不似玩笑。`l~u¢o′q¨z,w_..c+o/m~
太后稍加思索,面色未改。
“阿音不合适,不若让静宜去。”
第3章 第 3 章 阿音怎么在这儿?……
太后有自己的考量,一来薛柔年纪尚小不宜承担重任,二来她总揽朝政已惹宗室不满,再令薛柔进出式乾殿难免碰见宗室大臣,容易惹出风言风语,倒是薛仪身为清河公主之女,更易得前朝宽容。
三来……太后总觉得皇帝待薛柔古怪,偏自己的眼线只道谢凌钰同先前一样。
薛柔回过神来,两道视线齐齐落在自己身上。
皇帝倒也不避讳什么,直接道:“阿音识字尚少,朕放心些。”
此言一出,太后脸都黑了些,明晃晃不信任薛氏女,甚至隐隐带了点别的意思。
譬如:朕不信任薛家,还给你们面子选个薛氏女送折子,别给脸不要脸。
薛柔也听懂了,气得小脸涨红,她虽说不及王玄逸灵慧,但也不至于说识字少。
长乐薛氏为女儿延请的皆是名师大儒,她入宫前已读过四书。
“阿音,你想去么?”太后看向她。
薛柔忽然想起什么,倘若每日去式乾殿,势必需经过永安殿。
她能见到表兄了,依王玄逸的性子,保不准能帮她捎些宫外的小玩意。
“为陛下和姑母解忧,自然愿意。”
粉腮似桃的女孩儿笑眼澄澈明亮,仿佛得了顶好的差事。
次日一早,薛柔便走马上任。
出乎她意料,长姐并未对她冷嘲热讽,反倒闭了闭眼,叮嘱一句。
“见到那些宗亲,切勿多言。”薛仪说完,见小妹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心头郁结。
蠢货一个,以为送奏折是什么好差使么?
偏她深恨王氏,连带着恨薛梵音,长大后才略略明白往事与阿音无关。
但她克制不住,凭什么王明月一腔情意便要父亲全盘接受,凭什么太后仗着姐弟情便要父亲另娶。
现在,连太后都更属意妹妹做皇后。
不过欺辱她生母早逝,舅舅们独善其身而已。
薛仪神色冷了许多,宗亲对薛柔发难岂不是好事,她何必提醒?
“多谢阿姐。”薛柔点了点头。
她就是这般记吃不记打的人,只要远离父亲,就能短暂忘却与阿姐曾经的不快。
薛柔还小,两条短腿从长乐宫到式乾殿太辛苦,太后干脆赐她宫内乘车的特权。
她掀开一角车帘,瞧见一水儿宫人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