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64章 暗战无声

第164章 暗战无声

到了陨石的特殊性,并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

军方项目迅速启动,代号\"天鹰\"。我们负责提供\"天铁\"的原始样本和历史数据,物理学家们则负责量子效应研究。为安全起见,铜铲和所有\"天铁\"样本被转移到高度戒备的实验室。

项目启动一周后,程明的蜜罐系统终于钓到了\"大鱼\"。凌晨两点,警报再次响起,这次网安中心成功锁定了攻击源——上海浦东的一栋写字楼。?第|¨一]?看?2书a网¤/ ¤无.]|错2,内2@容-£~

\"那里是'麦克斯韦数据公司'的办公室,\"网安警察查看工商资料后告诉我们,\"表面做大数据分析,实际...\"

\"是陈志明的掩护机构。\"程明调出一张照片,监控拍到陈志明上周出入该大楼。

警方突袭行动收获颇丰:不仅抓获了正在操作的黑客,还查获了大量针对我们研究的监控资料,包括实验室平面图和人员行程表。

\"这已经超出商业间谍范畴了。\"办案警官严肃地说,\"他们连你家保姆的买菜路线都记录。\"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份加密文件被破解后,显示\"香巴拉生物科技\"与某国军方实验室有资金往来,研究方向正是\"特殊材料在生武防护中的应用\"。

\"所以陈志明背后是国家力量?\"郑淮安倒吸一口冷气。

\"至少是军方背景的私人企业。\"警官谨慎地回答,\"案件已升级为危害国家安全,将由专案组接手。\"

随着调查深入,彼得罗娃的行踪也被锁定——她三天前从尼泊尔入境西藏,目前下落不明。边境考古队随即加强了安保,周教授发来信息说已发现更多制药遗迹,但详情不便在通讯中透露。

军方项目进展神速。两周后,林大校带来一个惊人消息:基于\"天铁\"纳米结构研发的新型防护涂层,在模拟太空辐射测试中表现优异,性能超过现有材料30%。

\"程教授,\"他难掩兴奋,\"您的研究可能改变航天材料格局!\"

庆功宴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被赵院士引荐给我:\"这位是钱院士,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泰斗。\"

钱院士握住我的手:\"年轻人,你们发现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态,可能是量子计算机突破的关键!\"

我一时语塞。师父传给我的铜铲,竟在千年后与现代量子科技产生交集?这远超我最疯狂的想象。

庆功宴后,程明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帕拉塞尔苏斯笔记的边角处,画着一个类似量子比特的符号,旁边标注\"医者之眼\"。

\"爸,这太诡异了。\"程明将符号扫描放大,\"16世纪的人怎么可能知道量子比特?\"

\"也许只是巧合。\"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如果古代药师真的发现了某种量子效应...

第二天,一个更震撼的消息传来:警方在审讯黑客时,嫌疑人突然供出陈志明与一起国际文物走私案有关。调查发现,过去五年,至少有十二件与\"天铁\"相似的古代药具从各国博物馆神秘失踪!

\"他们一直在收集'天铁'样本,\"郑淮安分析警方提供的清单,\"俄罗斯、印度、伊朗...全是历史上医药文明发达的地区。\"

线索逐渐清晰:陈志明背后的势力可能在尝试复原完整的\"天铁\"技术,不仅为了医药应用,更看重其潜在的军事价值。

这一发现让军方更加重视\"天鹰\"项目。林大校带来上级指示:加快研究进度,尽快申请国际专利,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和反间谍措施。

压力之下,我的偏头痛又犯了。程明劝我休息几天,但边境考古队的新发现让我无法安心——周教授发来加密邮件,称在遗址下层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制药实验室\",墙壁上刻满了与量子效应相似的图案。

\"这不科学...\"郑淮安看着照片喃喃自语,\"除非古人真的掌握了某种观测量子现象的方法...\"

我们决定亲自去一趟边境。在军方安排下,我们搭乘军用直升机直飞拉萨,再由装甲车护送前往遗址。沿途关卡森严,每个检查站都要核对指纹和虹膜。

遗址现场比照片显示的更为壮观。周教授带我们下到新发现的\"实验室\"——一个约两百平米的石室,中央摆放着青铜制成的复杂仪器,四周墙壁刻满天体运行图和奇怪的符号。

\"看这里。\"周教授指着仪器基座上的铭文,\"藏文记载这是'观星制药仪',用于在特定天象下制备药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