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60章 世界舞台

第160章 世界舞台

,"您是说地磁暴会影响药具性能?"

"确实如此。"伊万诺夫调出一组数据,"在特定地磁条件下,铜盘的催化效率提高近三倍。我们推测,萨满医师可能选择在极光强烈时制药。"

这与我们发现满月时药效更好的现象异曲同工!郑淮安迫不及待地分享了我们关于月相影响的研究,两国团队越聊越投机。

彼得罗娃却一直冷眼旁观。当讨论转向器具的金属成分时,她突然发问:"程教授,您的铜铲检测过锎元素吗?"

,!

"锎?"我一愣,"这种人造超铀元素怎么可能出现在古代器物上?"

"西伯利亚铜盘检测到了极微量锎247。+w,e′i`q,u?x,s¨._n¢e?t+"她意味深长地说,"这种同位素半衰期极长,只存在于特定陨石中。"

会议室瞬间安静。锎247是地球上极其稀有的元素,若古代器物中含有它,几乎可以确定使用了陨铁材料。

"我们没检测过这个指标。"我坦诚道,"回国后会立即安排。"

研讨会结束前,伊万诺夫私下告诉我一个惊人消息:"程教授,彼得罗娃博士曾经为'医药联盟'工作过。她这次来,可能另有目的。"

我心头一紧:"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

"科学应该纯洁。"伊万诺夫蓝色的眼睛直视着我,"我不希望西伯利亚的发现被商业利益玷污。"

回到酒店,我们立即联系国内实验室,安排铜铲的锎元素检测。同时,程明发现彼得罗娃在会间频繁与一个戴墨镜的男子交谈,那人很像陈志明的助手。

"他们肯定在谋划什么。"郑淮安忧心忡忡,"会不会想借锎元素的事做文章?"

我思索片刻:"明天是闭幕式,伊万诺夫要做总结报告。如果他们要发难,很可能选在那个时候。"

第二天上午,闭幕式如期举行。伊万诺夫的报告精彩纷呈,将各国传统药具的相似性上升到了"人类医药文明共同体"的高度。就在报告接近尾声时,彼得罗娃突然举手要求发言。

"各位同仁,"她走上讲台,声音清晰而冷峻,"我想补充一个关键发现。中俄两国古代药具的共同点不仅是形制和功能..."她停顿一下,"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含有来自同一块陨石的成分!"

会场哗然。大屏幕上显示出两张质谱图,一张来自西伯利亚铜盘,一张来自我们的铜铲(显然是通过学术渠道获得的),两者在锎247特征峰上几乎重合。

"这证明,"彼得罗娃环视全场,"两地药具使用了同源陨铁材料,暗示存在一个我们尚不知晓的古代跨国医药网络!"

我震惊地看着数据。如果属实,这将改写古代医药交流史!但彼得罗娃接下来的话让我警觉起来:

"鉴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我提议成立国际工作组,将所有相关文物集中保管研究,以确保...学术安全。"

"她想没收铜铲!"郑淮安低吼。

我立刻举手要求发言。获得许可后,我稳步走上讲台。

"彼得罗娃博士的发现令人振奋。"我平静地开场,"但我想纠正一个概念:学术安全不等于文物集中。真正的安全在于知识共享。"

我点击遥控器,大屏幕切换到"药膳通"app的开源数据库页面:"我们已经将铜铲的全部检测数据、'四器'工艺的每个细节公开在这个平台上,供全球学者研究。"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我继续道:"至于陨石成分,这确实是个迷人线索。我们计划与俄罗斯团队合作,追溯这种特殊陨石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彼得罗娃脸色阴晴不定,显然没料到这一手。伊万诺夫则露出赞许的微笑,上台宣布支持我的提议,并承诺俄罗斯团队也会公开数据。

闭幕式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会后,who传统医药部主任莫里斯女士特意找到我们:"程教授,您的开放态度令人钦佩。who愿意资助这个国际合作项目。"

离开会议中心时,彼得罗娃拦住了我们。她不再掩饰敌意:"程教授,您以为赢了?'医药联盟'不会放弃的。那把铜铲的价值远超您的想象!"

"彼得罗娃博士,"我直视她的眼睛,"铜铲的价值在于它承载的千年智慧,而不是某种稀有元素。你们永远无法理解这一点。"

她冷笑一声转身离去。我们刚松口气,程明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国内实验室的紧急来电。

"爸!"程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