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46章 新枝吐蕊

第146章 新枝吐蕊

新店面装修好的那天,成都下了一场春雨。\珊!叶+屋^ ,庚_新/最\筷+

我站在步行街中央的玻璃门前,望着这个比原来大了一倍的空间,恍如梦中。明亮的落地窗,原木色的桌椅,开放式厨房,还有专门辟出的药膳展示区——这是半年前那个小巷里的简陋店铺无法比拟的。

"爸,招牌挂好了!"程明在门外喊道。我走出去抬头看,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在细雨中熠熠生辉——"青城药膳"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左下角还有一个小小的"非遗"标识。

"真好看。"林素撑着伞走过来,眼中闪着泪光,"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雨水顺着匾额边缘滴落,在"膳"字的最后一笔处短暂停留,然后坠入地面。就像我们这半年的经历——从拆迁危机到政府扶持,从临时营业点到如今的新店,一路坎坷却也充满希望。

"进去吧,别淋湿了。"我招呼着家人,推开崭新的玻璃门。门轴转动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店内还弥漫着淡淡的油漆味。程明迫不及待地打开药柜,将他精心设计的药材展示盒一一摆放整齐。每个盒子上都贴着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该药材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这是我想出来的!"程明兴奋地演示着,"顾客可以边吃边学,寓教于乐。"

我笑着点头,走到开放式厨房区。灶台是按照我的身高特别定制的,保留了传统的柴火灶,也增加了现代化的电磁炉。最让我满意的是那个巨大的砂锅——直径足有两尺,能同时熬制十人份的药膳。

"明天试营业,"林素翻看着预约本,"已经有三十多人预约了。"

"这么多?"我有些惊讶。

"app上的宣传效果好啊。"程明插嘴道,"我发了新店照片,转发量破万了!"

我摇摇头,对这种网络热度始终持保留态度。药膳不是网红产品,需要的是长久的口碑,而非一时的流量。

第二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五点起床,却发现程明已经穿戴整齐在等我了。

"这么早?"我诧异地问。*0.0~暁?税+徃` ~蕞¨辛·彰`截′埂·芯.筷¨

"新店第一天,我得帮忙。"程明精神抖擞地说,"再说,今天也是app正式上线的日子。"

我们一起步行前往新店。清晨的步行街空无一人,只有清洁工在打扫路面。推开店门,晨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给崭新的桌椅镀上一层金边。

我系上围裙,开始准备今天的药膳。程明则调试着收银系统和app后台。六点半,林素也到了,手里还拎着一袋刚出炉的茯苓糕。

"隔壁面包店送的,"她笑着说,"说是开业贺礼。"

七点整,第一位顾客推门而入——是张老先生,拄着拐杖,精神矍铄。

"老张头,您怎么找到这儿的?"我连忙迎上去。

"跟着导航走呗!"张老先生得意地掏出智能手机,"明儿教我的,这玩意儿真方便!"

不一会儿,老顾客们陆续到来,新店渐渐热闹起来。陈老带着几位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前来捧场;刘教授组织了学生来做实地调研;就连七中的赵老师也带着同事们来尝鲜。

"程师傅,这新店真气派!"张老先生环顾四周,"就是少了点原来的烟火气。"

我理解他的感受。新店虽然宽敞明亮,但确实少了老店那种岁月沉淀的温馨感。不过,当四神汤的香气开始弥漫,当老顾客们熟悉的笑声回荡在空间里,那种亲切的氛围又回来了。

中午时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出现了——李蓉,"蜀香园"的董事长。她独自一人前来,没有随从,也没有商业提案。

"程师傅,恭喜新店开业。"她递上一个精致的礼盒,"一点心意。"

礼盒里是一套古法制作的药膳模具,做工精良,看得出价值不菲。

"谢谢,太贵重了。"我有些局促。

李蓉摆摆手:"上次合作没成,但我一直关注着你们。app做得很好,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正是现代餐饮需要的。"

她品尝了四神汤和茯苓糕,赞不绝口。"程师傅,"临走时她说,"如果您改变主意,'蜀香园'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幻.想!姬′ ?最-歆~漳^结\哽+鑫¢快!不过现在看来,您自己的路走得更精彩。"

送走李蓉,我长舒一口气。商业扩张的诱惑依然存在,但我已经找到了平衡点——在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