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块青玉?"
我摸出孙道长给的执事令牌:"这个?"
"难怪..."李老的手在玉牌上方悬停片刻,"有真东西护着,那些江湖把戏近不了你的身。"
周一晨会上,我把铜铃铛挂在会议室东窗。王总瞥了一眼:"程总监也开始信这个了?"
"传统智慧。"我打开ppt,"就像我们养生系列强调的'顺应自然'..."
会议进行到一半,物业突然冲进来:"各位!请立即疏散!七楼东侧水管爆裂,水已经渗到..."
站在大厦外的空地上,我看着不断涌出的维修人员,想起李老的话。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
午休时,我去了陆家嘴某写字楼的"易经沙龙"。这是米歇尔推荐的地方,据说主讲人林老师是复旦哲学系毕业的硕士。
沙龙现场座无虚席。ppt上写着"《易经》与决策科学",林老师正在分析乾卦的"潜龙勿用":"这不是让你躺平,而是提醒在条件不成熟时保存实力..."
我听得入神。比起江湖术士的危言耸听,这种学理化的解读更对我的胃口。茶歇时我上前请教:"林老师,您怎么看命理学的科学性?"
"统计学规律加心理暗示。"他推了推眼镜,"就像星座学中的巴纳姆效应——人们更容易相信模糊而普遍的描述是针对自己的。"
"那您觉得八字..."
"八字是古人总结的生命周期律。"林老师打开电脑里的排盘软件,"比如'伤官见官'的配置,现代心理学解释为创造性人格与体制的冲突..."
正说着,他的助手突然惊呼:"林老师!您算算这个盘!"屏幕上是个特殊的命盘,年月柱天克地冲。
林老师皱眉片刻,转头问我:"你认识这个八字的人吗?最近要提醒他注意交通安全。"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分明是王总的生日!
当晚,我委婉地提醒王总最近少开车。他哈哈大笑:"程总监怎么也神神叨叨的?"却还是把车钥匙交给了司机。
三天后,公司群里炸开锅——王总的奔驰在高速上被追尾,好在人没事。照片里变形的车尾,与林老师电脑上那个命盘的红线标记位置几乎重合。
周末的茶会上,我向莫师叔讲述了这两周的见闻。老头磕着瓜子点评:"李瞎子是真本事,那个林老师...半桶水吧。"
"但他用科学解释命理..."
"解释个屁!"莫师叔突然激动起来,"他是不是说'伤官见官'是创新精神?那怎么解释毛爷爷的八字也是这配置?"他掏出手机划拉几下,"看这个盘——"
屏幕上是个排盘软件,显示着1914年的某个八字。"这是我爷爷的盘,典型的'伤官见官',结果呢?老农民一个!"
我哑口无言。莫师叔趁势追击:"命理是复杂系统,单论某个配置就像西医只看某项指标!"他翻开《三命通会》,"古人论命讲究'形气兼备',现在人连二十四节气都背不全就敢..."
话没说完,苏半夏推门而入。她今天难得穿了便装,看起来像个普通白领。
"吵什么呢?"她放下背包,"老远就听见你的大嗓门。"
莫师叔气呼呼地告状。苏半夏听完,从包里取出个牛皮笔记本:"程远,看看这个。"
本子里是工整的医案记录,每页都对应一个八字和详细的疾病记载。有些页角还贴着化验单复印件,现代医学指标与传统诊断并列。
"这是我跟踪十年的研究。"苏半夏翻到某页,"这个坤造,八字水旺木漂,西医诊断是免疫系统疾病..."
我仔细对比着两种记录,突然发现规律:凡是八字中"水"元素异常的案例,其医学报告确实多有内分泌或免疫问题!
"统计学意义显着。"苏半夏合上本子,"但样本量才两百多例,发不了论文。"
莫师叔突然插话:"所以你们西医现在搞的什么...基因检测,跟咱们八字不是一回事?"
"互补关系。"苏半夏取出银针消毒,"基因是硬件,命理是操作系统。"
这个比喻让我醍醐灌顶。或许命理学的价值,不在于预测未来,而在于提供另一种理解人生的维度?
回家路上,我拐进福州路的古籍书店。在积灰的"术数类"书架前,发现本《命理探原》。翻开扉页,泛黄的纸页上有铅笔写的批注:"丁酉年验证十七例,准验率约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