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强拆民宅时与练武之人结仇。
"回去把拆迁补偿款补齐。"苏半夏收针时冷声道,"否则下次发作,大罗金仙也救不了。"
回药王殿的路上,程远发现自己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刚才那场超乎科学解释的治疗,彻底颠覆了他对医学的认知。
"害怕了?"苏半夏在溪边洗手。
"是震撼。"程远蹲下身,"那种'看到'气机流动的感觉..."
"所以道医讲究'形神俱妙'。"女子甩干手上的水珠,"光会扎肉体不懂气机,是下工;能调气机不治形体,是玄学;唯有形神兼治,才是上医。"
晚课是符咒实践。烛光摇曳中,程远画的"安宅符"终于通过苏半夏的检验——烧化后的灰烬呈雪白色,在无风的室内自行旋转成太极图案。
"可以出师了。"女子难得地露出笑容,"不过..."她突然吹灭蜡烛,在黑暗中抓住程远的手腕,"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月光下,苏半夏引导他的手指在空中画符。没有朱砂黄纸,纯粹以气为墨,以神为笔。程远闭眼感受,指尖划过之处竟有细微的阻力,像在搅动看不见的水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感觉到了?"耳边的声音带着温热吐息,"这就是'虚空画符'的基础。"
当夜程远做了个怪梦。梦中他在云海之上舞剑,每招每式都带起七彩霞光。苏半夏、莫师叔、孙道长和李静松分站四方,各自结着不同手印。最奇怪的是父亲也在场,穿着从未见过的杏黄色道袍...
次日清晨,程远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见小道童满脸惊慌:"程居士!快去看!青城山...青城山上..."
朝阳下的青城山巅,一道七色彩虹横跨天际。更神奇的是,彩虹下方云雾翻涌,隐约形成宫阙楼阁的轮廓。山道上挤满拍照的游客,几位老道士却对着奇景长跪不起,口中念念有词。
"海市蜃楼吧?"有游客猜测。
程远望向身侧的苏半夏,女子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是'洞天显圣'..."她轻声道,"六十年一现的祥瑞。"
药王殿前,孙道长正在香炉前焚表。见程远来了,老道递来三支青香:"你来的正好,拜拜祖师爷。"
青烟袅袅中,程远忽然明白昨夜梦境的含义。他恭敬地三叩首,起身时发现香炉里的香灰无风自动,组成个模糊的"道"字。
"程远。"孙道长突然直呼其名,"从今日起,你正式列入青城山门下。"老道从怀中取出块青玉令牌,"这是'药王殿执事'的凭证。"
玉牌触手生温,正面刻着药葫芦与银针,背面是"形神俱妙"四个古篆。程远正要推辞,却听老道又道:"不必推脱。你在上海的作为,已证明能将道法活用于尘世。"
正午阳光穿透殿顶的琉璃瓦,在地上投下七彩光斑。程远捧着玉牌,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在茶舍晕倒的广告总监。那时的自己,怎会想到人生竟有如此转折?
练武场上,莫师叔正在演示"七星剑法"的最后一式。见程远来了,老人收剑归鞘:"听说你当'执事'了?"不等回答,突然并指刺向程远眉心!
电光火石间,程远的剑指自动迎上。两指相触,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莫师叔哈哈大笑:"好!这反应速度,够学'御剑术'了!"
黄昏时分,程远在藏经阁整理医案。父亲悄悄进来,放下一杯野菊花茶。
"爸,您是不是..."程远斟酌着词句,"早就知道青城山的事?"
老人笑而不答,只是翻开《黄庭经》某一页,指着"父子之契,累世之缘"八个字。窗外暮鼓响起,惊起群鸟飞向霞光万丈的天际。
当晚,程远在客舍院中练习剑指。月光如水,他的指尖在虚空中划出银色轨迹,久久不散。恍惚间,体内那股热气与天地间的某种能量产生了共鸣,整个人似要乘风而起。
手机屏幕亮起,是米歇尔发来的下周行程。程远回复:"周二周三的会议改期,我要参加青城山的'药王会'。"发完又补充:"建议团队都来体验下道医问诊。"
放下手机,程远望向窗外的青城山。夜雾中的山峦如蛰伏的巨龙,而山巅的星空格外璀璨,仿佛触手可及。他想起苏半夏说的"形神俱妙",突然明白这不仅指医术境界,更是一种生命状态——在红尘与山林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际,找到那个平衡点。
就像此刻,他既是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