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小时候在岭南喝过的凉茶。"
"我们正在开发'传统智慧'系列。"程远展示着公益平台的数据,"消费者对天然成分的信任度每年增长15%。"
王总阴沉着脸坐在角落。当程远提到"青城山道医"时,他突然冷笑:"公司不是寺庙!"但没人附和,连他的亲信都低头啜饮着药茶。
会议结束时,老周拦住程远:"我老伴风湿多年...那位孙道长能看吗?"
回青城山的航班上,程远翻看着苏半夏给的笔记。邻座的老太太好奇地问:"小伙子学中医?"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突然卷起裤管:"能帮我看看吗?膝盖疼了半年..."
程远迟疑地按向她的鹤顶穴,老太太却惊喜地叫道:"就是这儿!你怎么知道?"
飞机穿越云层时,阳光突然倾泻而入。程远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想起李静松说过的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或许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古观,而在每个需要帮助的眼神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地成都后,他特意绕道去春熙路买了父亲嘱咐的梨膏糖。店员打包时,程远发现柜台里摆着款"青城山草本"润喉糖,包装上赫然印着孙道长采药的剪影。
"这款卖得可好了!"店员热情推荐,"据说道观老中医的秘方呢!"
程远笑着多买了两盒。山间的暮色渐浓,回青城山的巴士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他抱紧怀里的铜人和药包,窗外的梯田在夕阳下如同大地的指纹,一圈圈诉说着千年的农耕智慧。
手机震动,是小林发来的消息:"总监,董事会批准了传统养生系列!老周还推荐了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后面跟着三个欢呼的表情。
程远回复:"帮我找几本《本草纲目》的现代注解版。"发完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自然而然地站在了两个世界的交汇处——就像李静松那样,既能在股市从容来去,又可于山间品茶论道。
巴士转过最后一个山弯,青城山的轮廓在暮色中巍然矗立。山门处,隐约可见几个熟悉的身影——父亲捧着茶壶,孙道长挥舞着烟袋,苏半夏的白袍在晚风中飘荡如鹤。
程远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五色线,突然明白苏半夏说的"形神俱妙"是什么意思。真正的道,或许就藏在这种平衡与融合之中:既不忘商业世界的规则,又保有山林的清静;既能运筹帷幄于会议室,又可采药练剑于云深处。
就像此刻,他穿着西装却抱着铜人,箱子里既有董事会文件又有梨膏糖。两个世界的重量在肩头平衡,竟比从前任何一种状态都来得踏实自在。
山风送来道观的钟声,悠长如岁月的叹息。程远深吸一口气,草木清香沁入心脾。他加快脚步向山门走去,皮鞋踩在青石板上的声响,与道观檐角的风铃声奇妙地共鸣。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