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特殊的论文——陈默根据磁场模拟实验,重新诠释了《本草品汇精要》的“地脉说”,提出“植物经络与地磁场耦合”的新理论。
基地的温室里,新一代的月球丹参已经开花。紫色的小花在led灯光下轻轻摇曳,花瓣上凝结的不是露珠,而是月壤里析出的微量金属结晶,像撒了一把碎钻。林溪正在采集花粉,准备进行基因测序,她的操作台上放着一本翻旧的《本草纲目》,扉页上用铅笔写着:“今月曾经照古人,古方亦可变新篇。”
地球的夜晚,陈默站在基地的观测窗前,看着蓝色的母星悬在漆黑的天幕上。通讯器里传来李教授的声音,带着笑意:“小陈,总局批了,要在月球建‘太空本草园’,第一批要种的,就是你发现的丹参。”
陈默望着月壤里舒展的根须,它们不再是最初那团蜷曲的丝线,而是像无数条细小的经络,在月壤与磁场中寻找着古老而崭新的生长密码。他想起出发前母亲说的话:“丹参活血,你在天上也要照顾好自己。”那时他只当是寻常的叮嘱,如今才明白,这株来自地球的草药,正在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星壤里,书写着本草新的篇章。
主控舱的全息屏上,“太空中医药产业规划”的标题在闪烁,而背景图,正是一株在月壤中舒展根系的丹参,根须的走向,与地球南北极的磁场线完美重合。陈默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本草品汇精要》的“地脉说”遇上现代磁疗技术,当月球微重力邂逅千年中药智慧,属于中医药的星海,才刚刚展露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