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药方》
第一章:深渊下的眩晕
马里亚纳海沟,这片漆黑深邃的世界,像地球脸上一道神秘而危险的疤痕。+2¨3·d·a¨w¨e_n.x~u.e~.!c-o`m\“探索者号”深海科考船如同一片脆弱的叶子,漂浮在这片蔚蓝的“疤痕”之上。船身随着海面的细微波动轻轻摇晃,而在它下方数千米处,是人类知之甚少的高压黑暗王国。
陈宇站在舰桥旁的观察窗前,手里捧着一本有些年头的线装书——《海药本草》。书页泛黄,墨迹却依然清晰。作为“探索者号”上唯一的中医,他的存在在这支以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为主的团队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陈宇知道,在这极端环境下,传统医学或许能提供一些现代科技尚未触及的视角。
“陈医生,准备下潜了。”船长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金属特有的质感。
陈宇点点头,将书小心收好,换上厚重的深海作业服。他跟随团队,走进了狭小的载人潜水器“深渊之眼”。随着舱门缓缓关闭,金属的冰冷触感透过手套传来,耳边是压缩机启动的嗡嗡声。
“下潜开始。”
潜水器如同一块石头,坠入深蓝色的海水。窗外的光线迅速被吞噬,很快,只剩下潜水器自身发出的探照灯光,在无尽的黑暗中劈开一条狭窄的光路。压力计的指针稳步攀升,每下降一米,都意味着环境更加严苛。
目标区域是一处名为“黑烟囱”的深海热泉口。那里水温极高,富含硫化物,却奇迹般地孕育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团队的任务是采集样本,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形态,以及寻找可能的资源。
陈宇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既为即将见到的奇观感到兴奋,也隐隐担忧着团队成员的身体状况。深海高压环境,除了对设备的巨大考验,对人体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其中,高压神经综合征(hpns)是最让他担心的问题之一。这是一种在高压环境下发生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眩晕、恶心、肢体震颤,甚至影响思维能力,在进行大深度、长时间作业时尤为常见。
潜水器终于抵达了热泉区。透过舷窗,陈宇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景象:黑色的热泉口喷出滚烫的、富含矿物质的水流,如同海底的“火山”。周围,色彩斑斓的管状蠕虫、巨大的贝类和盲虾构成了一个完全不依赖阳光的生态系统。
“太美了……”生物学家李薇轻声感叹,手指飞快地操作着机械臂,采集着管状蠕虫的样本。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时间在高压和寂静中缓慢流逝。+x-k,a¢n+s¢h-u+j_u?n+.~c\o¢m^然而,就在任务进行到一半时,意外发生了。
“我……我有点晕……”负责操作机械臂的年轻工程师小王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晃动。
“怎么了,小王?”李薇立刻关切地问。
“头……头好晕,天旋地转的……”小王的脸色在舱内惨白的灯光下显得更加难看,他闭上眼,试图稳住自己,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向一侧倾斜。
“高压神经综合征!”陈宇心中一紧,立刻判断出状况。他迅速靠近小王,检查他的瞳孔和脉搏。“脉搏快而弱,瞳孔反应有些迟钝。李薇,帮我扶住他,保持他呼吸顺畅。”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随身携带的急救箱里取出血压计和血氧仪。血压偏低,血氧饱和度也有所下降。这是典型的hpns症状,随着深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必须尽快缓解症状,或者上升到较浅的深度。”船长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带着焦虑。但此时任务尚未完成,而且紧急上升也存在风险。
陈宇皱紧眉头。他看着窗外那些在热泉口附近摇曳的管状蠕虫,脑海中忽然闪过《海药本草》里的一段记载:“龙涎香,出大食国,其龙多蟠伏于洋中大石,吐涎沫,水沫凝结,入水能定惊,除眩……”
龙涎香定惊……眩晕……高压导致的神经紊乱……这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陈宇的思绪快速运转。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分泌物,性温,有开窍化痰、定惊安神的作用。而眼前的管状蠕虫,生活在高压、硫化物丰富的极端环境中,它们的体内是否含有类似的活性成分?
“李薇,”陈宇突然开口,“刚才采集的管状蠕虫样本,能不能立刻做一个初步的成分分析?重点看看有没有类似萜类、甾体或者含硫的活性物质。”
李薇愣了一下,但看到陈宇严肃的表情,立刻点头:“好!我马上用便携光谱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