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力总是如此丰富而直接。
帐篷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李敏也被小觉的天真逗乐了,她放下探伤仪,走到小觉身边,蹲下身,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小觉真聪明!虽然这不是大象的脚印,但它确实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小问题’哦。不过,你的想象力很棒!”
就在这时,李敏灵光一闪,一个想法在她脑中形成:“小觉,你的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个想法,用竹筒制作一些简易的探伤器,教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玩一个‘找隐患’的游戏呢?比如,在模拟的铁轨模型上隐藏一些‘小脚印’,让孩子们用竹筒去‘听’,看谁能最快发现‘大象’留下的‘脚印’?这样既有趣,又能让他们在玩乐中熟悉探伤的基本原理。”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阿米娜和老觉的赞同。阿米娜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既能激发孩子们对铁路的兴趣,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老觉则笑着补充道:“我们克钦人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在山林里玩各种模仿游戏,让他们用熟悉的东西去学习新知识,效果肯定更好。”
角落里,材料员老周正拿着一把掺杂着红椿木碎屑的碎石,教几个年轻的景颇族小伙子如何辨识和挑选合适的道砟。他抓起一把碎石,在手心摊开,那些红椿木的碎屑在月光下泛着温暖的色泽。“你们看,”老周指着那些木屑,“把这些木屑掺在道砟里,能让道砟的吸水性提升40%左右。就像我们克钦人腌酸笋用的那种木桶,木头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更好地锁住水分,这样腌出来的酸笋才不会烂,味道才更地道。”
几个小伙子听得入了神,他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腰间悬挂的采笋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刀鞘上还刻着他们祖先信仰中祖灵的符号,那是他们与土地血脉相连的证明。
凌晨四点,天色尚未完全放亮,林野被窗外一阵清脆的鸟鸣唤醒。他睁开眼,习惯性地看向窗外,却见一道手电筒的光柱在远处晃动,隐约还能听到人声和工具碰撞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