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316章 沉默的联署

第316章 沉默的联署

东非高原的风带着粗粝的沙砾,抽打在工棚发烫的铁皮墙上,像无数只无形的手指在敲打。?k!e~k`a+n/s\h?u~.·c¢o`m?肯雅坐在工棚最黑暗的角落,油腻的折叠桌上,一盏电池供电的应急灯散发着惨白的光晕。光晕的中心,是他那台屏幕碎裂、外壳磨损得看不出原色的旧手机。屏幕上的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峰和干裂起皮的嘴唇。信号栏在微弱的一格与无服务的叉号间反复跳动,如同风中残烛,倔强地抗拒着屏蔽器的压制。

终于,一个深绿色、形似盾牌的加密应用图标顽强地跳动着新消息提示。肯雅的心猛地一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迅速点了进去。

一份陌生的文件正静静躺在那里。文件名是冰冷的代号:[g.r.i.d_rev0.3.7z]。这是林野发来的。从上次的暴雨抗争之后,那条跨越大洋的加密信道就成为了他连接外部世界的唯一脐带。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开始解压。速度慢得如同岩缝中渗出的水滴。进度条每前进百分之一,他的心就被无形的线狠狠扯动一次。终于,文件展开,文档密密麻麻的文字、流程图、公式截图瞬间铺满了屏幕。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风扇苟延残喘的嗡鸣。

[全球精算劳工网络项目 – 核心模型原型]

[模型概述]:建立跨区域、多工种的工时、工作强度与薪资关联数据库框架。

[核心假设验证]:现行“精益化考核2.0”即时罚款系统在统计层面具有系统性偏差,误差率在不同项目、不同工作环境下呈现显着正偏移(即多扣),尤其在以下关键节点(标黄)……

[模型模块1:环境干扰因子校准矩阵……]

[模型模块2:设备漂移风险模型……]

[实例验证证据链:附:肯尼亚维多利亚六号新线暴雨沉降事件全序列算法记录与物理勘证偏差报告……]

[图表:图1-全球九大铁路项目自动罚款告警触发频率与区域气象局极端天气报告的关联热力图……图7-设备校准偏差概率分布模型(基于林野过去项目237例申诉回溯)……]

肯雅的目光像猎鹰般在冰冷晦涩的数语和数据流中扫射、盘旋、攫取。当他看到“实例验证证据链”下那张熟悉的轨道照片——被暴雨冲刷得裸露的、混合着碎石与新填土的轨道路基,旁边用红圈清晰地标注了泥流涌动的方向,正是他那天拼死用“老伙计”道尺对抗的位置——巨大的震撼像电流般击穿了他的脊椎!

那些被系统冰冷的误差判定(+3.5mm)轻易否定的生死挣扎,那些在暴雨中被狂风几乎碾碎的身体对抗,那些只存在于他们工人之间口耳相传、却被申诉箱无情吞没的“感觉”……此刻,在林野传回的这份报告里,竟然化作了一张张严谨清晰的数据图表,化作了一条条逻辑严密的分析说明!

系统错误!算法偏差!数据偏移!报告中的冰冷词语此刻如滚烫的子弹,一发发精准地洞穿了他长久以来压抑的憋屈和愤怒。原来他们不是效率低下的失败者,他们不是需要被机器鞭挞才能“精准”的奴隶!是那高悬于云端的神只,自身就带着无法自我校准的误差!而这份误差,正被系统本身转化为精准到毫厘的利润压榨机器!

肯雅猛地抬起头,视线撞上黑暗中索隆那只独眼。+看*书?君` -无?错_内¨容*那只眼睛里不再是惯常的暴戾和绝望,此刻跳跃着一种极其陌生的、近乎锋利的计算光焰。索隆一直沉默地盯着肯雅的屏幕,他或许看不懂那些术语,但他看得懂那些图,看得懂图片角落里标注的具体轨道编号和时间戳!

“看到了?”肯雅的声音干涩发紧,每一个字都从齿缝里艰难地挤出来,“那场暴雨,那该死的+3.5,不是我的错!是它!”他用力戳向屏幕,指尖撞在冰冷的玻璃上,发出沉闷的叩击声,“是他们埋在电脑里看不见的鬼东西错了!”

索隆的下颌骨狠狠蠕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野兽般沉闷的低吼:“我就说!我就知道是那些亮光机器自己瞎了!”他猛地一拳砸在油腻的桌面上,震得应急灯的光晕剧烈摇晃,“林工…他…他真把这事整明白了?有这东西,申诉还能打不回来?”

肯雅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他的手指在颤抖,不是因为恐惧,是因为一种更强大的冲动在血液里奔流。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最终锁定在报告末尾林野发来的一段用红色边框强调的附加留言:

「数据是武器,但需要证据链!算法建立在模型上,模型无法理解大地。联合真实操作点数据是击溃模型偏见的唯一机会。我们需要更多锚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