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238章 寒尺悬颅

第238章 寒尺悬颅

”草案的存在: 某次孙组长与人在门外低声交谈,提到“名单草案王处那里……” 林野记住了这个信息。¨k`e/n`k′a*n*s+h·u′.¢c¢o^m/

草案位置锁定: 一次工作组要求他签署文件,他被带进孙组长临时办公室。就在他低头签字时,眼角余光精准地捕捉到斜对面一个技术科人员(陈杰的心腹)正操作着一台贴着“保密”标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文档标题栏虽然被最小化,但一个极其微小的窗口标题在屏幕右下角一闪而过:“路局技术系统人员优化初拟名单草案docx”。

草案长度推测(像素占位法): 林野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强迫自己冷静,利用那零点几秒的惊鸿一瞥,将屏幕上那个最小化窗口图标的相对位置、以及它旁边其他图标(回收站、我的电脑)的像素位置,牢牢记住。回到囚室,他凭借对windows系统默认图标排列和间距的精确记忆,在脑中构建屏幕模型。他估算出那个最小化窗口图标在屏幕上的像素坐标范围(假设屏幕分辨率1920x1080)。然后,根据word文档最小化窗口图标的宽度与文档长度(页数)存在某种比例关系的经验(文档越长,最小化窗口显示的文件名后省略号出现越早,图标视觉上更“饱满”),结合他看到的那个图标的状态(文件名显示部分长度、省略号位置),他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脑内推演和估算。

图标显示文件名部分约占图标总宽度的70左右,且后缀“docx”清晰可见,说明文件名本身不长。

但图标视觉“饱满度”较高,不像一两页短文档的图标那样“瘦长”。

综合判断:文档页数可能在8-12页之间。按每页标准a4纸容纳约30-40个名字(含部门、岗位、理由等),那么这份名单草案的人数……≈250-400人!

进一步推算:技术系统(包括各工区核心技术人员)总人数约1500人。这意味着,优化比例可能高达17-27!这是毁灭性的裁员!

冰冷的数字在林野脑中成型:47的骨干异常离职,一份预估涉及数百人的优化名单草案……风暴过后,真正的寒冬已然降临!工作组是前奏,优化名单才是最终的断头台!而他,恐怕连“优化”的资格都没有,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更严厉的“法办”!

就在这时,软禁室的门被打开。进来的不是工作组的人,而是赵警官。他的脸色比上次更加沉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悯。

“林野,”赵警官的声音低沉沙哑,“国际刑警组织那边……有正式通报了。”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盖着红章和钢印的文件,递到林野面前。

文件的标题,冰冷得刺骨:

《关于华国公民林建国、王秀芬在金三角地区死亡事件的调查情况通报》

林野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他几乎拿不稳那张薄薄的纸。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看下去。

通报内容比之前的初步报告详细得多:

遗体发现: 在金三角某条湍急的跨境河流(萨尔温江支流)下游,靠近缅甸一侧的河滩淤泥中,发现两具高度腐败、被鱼类严重啃食的无名尸体。

dna比对: 提取的dna样本,与林野在国内备案的dna数据,以及林建国、王秀芬生前在国内医疗机构留存的生物样本进行比对。结果确认:两具尸体分别为林建国、王秀芬。

死亡原因与性质:

尸体存在多处生前严重创伤:包括多处锐器伤(深度符合砍刀类武器)、钝器伤(颅骨骨折)、以及疑似高温灼烫伤(与车辆燃烧关联)。

结合现场勘验(先前发现的房车焚烧现场痕迹,如车门内侧刀痕、路书暴力拆解痕迹)及情报分析,认定林建国、王秀芬系被武装人员暴力控制后,遭受非人道折磨,最终被杀害。其遇害过程与车辆被焚毁存在关联。

案件性质: 定性为有组织武装团伙实施的蓄意谋杀,可能涉及抢劫、绑架勒索未遂或灭口(原因指向路书信息)。

遗物: 除先前发现的象牙平安符残片外,在焚毁车辆附近再次仔细搜寻,发现半截严重烧焦变形的金属尺状物(与林野描述的道尺特征部分吻合),被包裹在一块耐高温的油布中。油布内层发现少量干燥血迹及指纹,与林建国dna及指纹匹配。该半截残尺已随通报移交中方。

通报的最后,是一句冰冷的程序性结语:“……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我方将密切配合国际警方,全力追缉凶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