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202章 尺规初困

第202章 尺规初困

王科长叹了口气,拍了拍林野的肩膀,那力度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开导”:“小林,技术问题,点到即止就好。把风险点出来,把建议提得‘有弹性’,把最终决策的空间留给领导,把协调沟通的余地留给其他部门。这才是成熟的做法,这才是维护‘稳定’和‘和谐’的大局观!懂了吗?”

枸杞红枣的味道混合着某种无形的、粘稠的“道理”,沉沉地压在林野的呼吸上。他看着王科长那张圆润的、写满“世故”与“稳妥”的脸,又低头看着手中那份被“大局观”砂纸打磨得圆滑无比、棱角尽失的报告最终稿。那上面,7号管道的致命裂纹被描绘成无关痛痒的“老化现象”,75的失效概率变成了轻飘飘的“需关注”,刻不容缓的更换方案被稀释成遥遥无期的“研究后续措施”。

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无力感攫住了他。在机务段,探伤仪上一个异常的波形峰值,都意味着必须立刻查明、绝不放过;而在这里,关乎人命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确凿风险,却需要在文字的迷宫里被精心模糊、被刻意弱化,以满足某种看不见的“平衡”和“稳妥”。技术的精缺,在这里成了一种需要被驯服的“异端”。

“……懂了,王科。”林野最终吐出几个字,声音低沉。他伸出手,没有再看王科长,只是默默地将那份“稳妥”的最终报告稿收进了抽屉最底层。那份布满红批的原稿,被他紧紧攥在手里,纸张的边缘深深陷进掌心。

王科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仿佛又成功塑造了一位“成熟”的机关新丁。+w^o\s*y!w..′c-o¢m+“这就对啦!好好干,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他端起那杯象征“先进”的枸杞茶,心满意足地踱回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办公室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荧光灯管发出的轻微电流嗡鸣。窗外的霓虹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毯上投下几道冰冷、扭曲的光带。林野独自坐在孤灯下,像一座沉默的礁石。他摊开手掌,那份被揉皱的原稿上,被他指甲掐出的深深凹痕清晰可见,如同报告本身遭受的创伤。

他需要重写。按照那份最终稿的“精神”,写一份符合“大局观”的、温顺的、毫无棱角的报告。一种强烈的反胃感涌上喉咙。他猛地拉开抽屉,想找支笔,动作幅度过大,放在桌角的道尺被手肘一带,“啪嗒”一声轻响,滑落在光洁的桌面上。

林野下意识地伸手去拿。指尖触碰到冰凉的尺身时,他动作猛地顿住。

道尺静静地躺在惨白的灯光下,哑光的黑色金属表面,反射着冰冷的光泽。然而,就在靠近尺身中段,一个他无比熟悉、代表着“流程损耗”量化刻度的区域旁边,一道崭新的、细微却异常清晰的划痕,赫然映入眼帘!

那划痕大约半厘米长,非常细,如同被极细的针尖或砂砾狠狠划过,破坏了原本平滑如镜的表面。在特定的光线下,这道划痕呈现出一种刺目的银白色,与周围的哑光黑形成鲜明对比,带着一种突兀的、破坏性的美感。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拿起道尺,凑到灯下仔细端详。指腹小心翼翼地摩挲过那道划痕。触感清晰——不是沾染的污渍,而是实打实的金属表面损伤!他用力擦拭,用衣角,甚至蘸了点水,那划痕依旧顽固地存在,在灯光下冷冷地反射着光。

怎么可能?林野的眉头紧紧锁起。道尺的材质绝非普通金属,其硬度和韧性远超寻常,他在机务段用它敲击过钢轨、磕碰过探伤仪外壳,都未曾留下半点痕迹。它一直被他小心保管,贴身携带或放在稳妥之处。今天在办公室,除了王科长拍他肩膀那一下,并未受到任何外力撞击或摩擦。这道划痕,如同凭空出现!

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空荡的办公室,只有文件和柜子的阴影。邻座李铭的工位早已收拾得整整齐齐,水杯倒扣在桌垫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安静、有序,带着机关特有的、一丝不苟的冷漠。

没有任何外力痕迹。没有任何解释。

林野的目光重新落回那道诡异的划痕上。它出现的位置——“流程损耗”刻度区旁边。这个刻度,是他进入机关后,为了量化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阻滞(比如报销单的滞留、文件的拖延、沟通的无效循环)而专门在道尺上设定的一个虚拟量化单元。它象征着在精密仪器和钢铁规则之外,另一种更庞大、更粘稠的系统的“磨损”。

就在他提交的探伤报告被“大局观”彻底阉割,被王科长用“成熟”和“稳妥”轻松碾碎的这个夜晚,道尺上,就在象征这种无形损耗的刻度旁,出现了一道真实的、无法抹去的伤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