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现成的深紫外激光器,他也要想办法找到或者制造一个!
他立刻拨通了大学时代的光学实验室好友老张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老张略带睡意的声音:“喂?野子,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
“老张,有件事拜托你,十万火急!”林野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你还记得你们实验室那台可调谐的深紫外激光器吗?能不能……能不能暂时借我用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传来老张惊讶的声音:“深紫外激光器?那玩意儿可是宝贝疙瘩,而且危险得很!野子,你到底要干什么?”
“别问那么多了,我需要它,非常需要!”林野知道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我会严格防护,保证安全和设备完好。你只要告诉我,能不能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是一阵沉默,仿佛老张在权衡利弊。林野能想象出他那边眉头紧锁的样子。终于,老张叹了口气:“好吧,看在老交情的份上。但你自己小心,那玩意儿不是闹着玩的,别伤着自己,也别把设备搞坏了!地址发我,我半小时后过去取。”
“谢谢,老张!我欠你个人情!”林野挂了电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立刻将实验室的详细地址和取激光器的注意事项发给了老张。
接下来,是等待。林野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研究了热成像仪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红外传感器阵列和数据处理单元。他需要设计一个方案,将深紫外激光器接入热成像仪的光路系统,并确保能量能够精确地作用于传感器或特定数据加载区域,而不会对设备造成永久性损伤。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操作,深紫外光对设备内部元件和人眼都有害,需要严格的光学隔离和防护措施。
半小时后,老张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控制室门口,手里抱着一个沉重的、被防震泡沫包裹着的金属箱。“野子,你可真会挑东西!”他一边擦着汗,一边将箱子放在桌上,“这激光器,调谐范围是180-280nm,237nm没问题。但你自己小心,这玩意儿不是玩具!”
“我知道。”林野接过箱子,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捧着一把能打开真相之门的钥匙,“谢谢你,老张。”
老张摆摆手:“老同学,客气什么。你搞定之后,给我发个消息。”
目送老张离开,林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他找来厚重的铅玻璃作为观察窗,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戴上了特制的深紫外防护眼镜和手套。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激光器箱体,取出那台精密的深紫外激光器。
激光器外观简洁,但内部结构复杂。他根据热成像仪的接口和光路设计,制作了一个临时的耦合装置,将激光器的输出端与热成像仪的红外镜头或传感器附近的光学窗口连接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能量无法有效耦合,或者造成设备损坏。
“237nm,调谐,锁定!”林野通过激光器的控制面板,将输出波长精确地调谐到237nm,并稳定输出。深紫外光不可见,但激光器内部指示灯显示一切正常。他启动了热成像仪,重新加载了k78-237的热成像图谱。屏幕上,依然是那片被伪造的、平滑均匀的“健康”画面。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激光器的能量输出。没有炫目的光芒,只有一种难以察觉的能量在空气中弥漫。他通过铅玻璃观察窗,死死盯着屏幕。
“既然你用荧光报告基因来‘画皮’,那我就用特定的光来‘洗掉’你这层皮!”
237nm深紫外光精准地作用在omega植入的“荧光报告基因”标记上。这束光,如同手术刀,试图切断那些伪造热信号与真实热场之间的联系。
屏幕上,原本平滑均匀的伪健康热图开始剧烈变化!在深紫外光的“冲刷”下,那些伪造的“荧光热点”和“冷点”迅速黯淡、熄灭。如同褪色的油画,伪造的表象被一层层剥离。裂纹区域清晰显现出一个扭曲的、高温的异常斑块!热梯度分布图上,那条被强制拉平的曲线,如同挣脱了束缚的野马,恢复了其应有的、由裂纹引起的剧烈波动!
“成功了!”林野几乎要喊出来,激动得心脏都在颤抖。他看到了,他真的看到了!裂纹的真实热异常,如同被压抑许久的火山,终于喷发出来。
在斑块的中心,一个微型的、结构复杂的载体模型被短暂显影出来,它像一艘刚刚登陆的生物飞船,上面标记着清晰的字样:“表达载体:omega thermof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