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172章 碱基编辑的回波

第172章 碱基编辑的回波

实验室的白帜灯在凌晨三点依然亮得刺眼,如同冰冷的手术无影灯,将林野疲惫的身影切割得支离破碎。·小/税_C*M¢S/ ·追+罪~新!彰-踕_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尖抵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目光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道异常的超声波图谱。k78-237钢轨焊缝的伤损回波像团揉皱的、被水浸湿又半干的云,在绿色基线上翻涌、弥散,边缘模糊不清,毫无章法——这不该是氧化皮该有的形态。氧化皮通常呈现规则的、衰减平缓的层状回波,像一层薄薄的、均匀的披覆,而不是现在这种混乱、充满生命力的不规则形态。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拿桌上的咖啡杯,却发现杯底已经见底,只剩下几粒残渣在杯底打着旋。喉咙干得发疼,像是吞下了一团烧焦的棉花。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将探头参数调高,试图获得更清晰的信号。探伤仪的屏幕刷新,图谱变得更加细腻,但也更加诡异。那些“氧化皮”的回波,竟然在细微的尺度上,呈现出某种奇特的规律性,仿佛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射,而是某种更复杂的、编码过的信号。

“叮——”

探伤仪发出一声短促而尖锐的蜂鸣,像一只受惊的麻雀,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相位编码参数栏跳出一行刺眼的红色警告:氢键角度偏移+17°。林野的后颈猛地窜起一阵凉意,如同有无数只冰冷的蚂蚁在皮肤下游走。他记得这个术语,上周他在《铁路无损检测前沿》上看到的,omega公司新研发的“生物编码探伤技术”,说是能把伤损特征转译成dna碱基对的氢键角度,通过特殊的算法进行编码和存储。当时他只当是学术噱头,是那些理论派为了发表论文而炮制出来的新奇概念,觉得离实际应用还差十万八千里,甚至有些荒谬可笑。此刻,这个术语却像被人兜头浇了盆冰水,瞬间浇灭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和怀疑,只剩下彻骨的寒意和荒诞感。

他几乎是带着一种被背叛的愤怒,用鼠标滚轮快速向下滚动屏幕。图谱下方的“编辑效率”一栏跳出一个数字:92。这个数字像一根毒刺,扎进了他的眼睛。92的编辑效率,意味着92的原始伤损信息被人为修改、掩盖。旁边括号里的小字更是刺得他眯起眼,瞳孔因愤怒和震惊而收缩:关联刘成审批文件修改次数(日7次)。刘成是段里负责质检审批的主任,一个平日里总是笑呵呵,喜欢在酒桌上拍着他肩膀说“小同志要懂变通”的人。上周在段里的季度安全会上,他还特意表扬了林野的工作细致,说他是年轻一代的技术骨干。而现在,这个数字,这个“日7次”,像一把无形的匕首,刺穿了他所有关于信任和同事情的幻想。

林野捏紧了桌上的马克笔,笔杆在掌心压出深深的、发红的印子。他感觉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一种混合了愤怒、恶心和恐惧的复杂情绪。.微-趣`小′税?徃. \首_发¨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胸腔里那团翻滚的火焰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他调出三天前的原始图谱进行对比,瞳孔骤缩,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怪物。原本清晰的核伤回波,那道如同死神镰刀般锋利、足以撕裂高速列车轮对的致命裂纹,此刻竟然被一层毛刺状的相位偏移包裹,像被人用劣质的ps软件粗暴地抹掉了指纹,却又在边缘留下了模糊不清、如同虚焦照片般的残影。那残影里,仿佛还残留着裂纹的轮廓,却又被一层厚厚的、不透明的迷雾所掩盖。

更诡异的是,当他将频率调至4700hz时,原本应该平整、如同平静湖面的频谱图突然裂开一道细缝,像平静的水面下突然钻出的毒蛇。01的异常谐波像心电图的早搏,在背景噪声里忽隐忽现,如同幽灵般游荡。这个频率,正是核伤回波最典型的特征频率,也是探伤仪自动报警的阈值。而现在,这道本该高耸如峰的信号,竟然被压制得如此之低,低到几乎无法察觉,却又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在频谱图的角落里,留下了一丝难以磨灭的痕迹。

“这是……编辑痕迹?”林野扯松了领口,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仿佛喉咙里堵着什么东西。根据《超声波图谱防篡改规范》,任何人为修改都会在高频段留下不可消除的谐波扰动,就像给赝品盖上独特的电子指纹,无论多么高明的伪造着,都无法完全抹去。可这扰动小得离谱,若非他用的是公司新到的德国进口探伤仪,那台价格昂贵、据说拥有军用级信号分析模块的“利器”,根本不可能捕捉到如此微弱的信号。这就像在暴风雨的海面上,试图捕捉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难如登天。而omega公司,竟然真的做到了。

实验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