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穿过用户界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格式化模块……流经报告模板文件存储区域,尤其是一个标记为“只读”的隐藏分区时,系统突然显影出一段隐藏注释,注释字体极小,与背景色近乎一致,若非追踪代码的特异功能,根本无法察觉。
——“隐藏分区:嵌入刘主任审批语音模型。”
林野只觉一股电流猛地窜过全身,瞬间僵直。瞳孔急剧收缩,心脏仿若被无形之手攥紧。这是他首次如此切近这个邪恶克隆机制的核心。语音模型?刘成的审批语音?怎会如此?
“你们……竟把审批语音变成攻击武器!”林野声音因震惊而变形,吼声在检测舱内回荡,甚至引发他胸口量子密钥的轻微震荡,代码流在数据网络中扭曲,形成莫比乌斯环的幻象。
他即刻调取刘成所有审批语音记录,那些日常工作中用于审批文件、下达指令的录音。同时启动探伤仪声纹识别与语音模式分析算法,将这些录音与追踪代码发现的“刘主任审批语音模型”比对。
,!
结果令人毛骨悚然。探伤仪内部隐藏的语音模型,与刘成真实语音在频率、音调、语速、停顿乃至无意识口头禅等方面,皆达到极高相似度。更关键的是,追踪日志显示,每次报告生成,系统都会调用此语音模型,生成一段契合刘成风格的“虚拟语音指令”,用于“验证”报告生成权限,或更确切地说,“激活”恶意数据替换子程序。
他看到日志中每次报告生成,都对应一组特定量子标记。这些标记以极其微弱的方式存在于探伤仪内存量子态中,如幽灵般难以捕捉。而标记频率与模式,竟与刘成审批语音中常用强调语气、转折词及特定停顿节奏完全一致!
这已非单纯克隆,而是利用前沿语音合成与量子计算技术,将人的声音、习惯乃至思维模式,转化为操控机器的武器。他们以刘成的声音,在机器内部刻下无形烙印,一个随时可激活的指令。
他调取刘成近期所有审批语音记录,运用更高级时空算法分析语音节奏、韵律与情感色彩。他发现,每次语音操作都对应一组独特量子密钥,这些密钥以声纹特征为载体,隐匿于语音波形之中。omega公司竟通过分析刘成声音,提取出控制探伤仪的密钥!
他深吸一口气,启动量子密钥破解程序。这是他新近掌握、基于量子计算原理的逆向工程工具。他将刘成审批语音样本输入程序,让程序解析语音中隐藏的量子密钥模式。而后,准备将解析出的“密钥”转化为特定振动频率,通过探伤仪自带声子激光发生器,在代码层面刻出“反密钥”光路,干扰甚至中和那些恶意量子标记。
当第一组反密钥数据以声波形式注入探伤仪协议栈,隐藏在代码深处的语音模型注释陡然剧烈波动,仿若量子态的不稳定坍缩。那些先前如幽灵般的量子标记,亦开始模糊、混乱,最终如被阳光蒸发的雾气,消散于数据流中。
omega公司的犯罪证据,如被掀开盖子的潘多拉魔盒,渐次暴露于阳光下。追踪日志中,与omega公司服务器通信的加密通道记录愈发清晰,部分甚至解密,显示出数据传输内容——正是被替换的真实伤损数据,以及触发数据替换的“虚拟语音指令”样本。
第四阶段:伪造数据的量子显形
量子标记消散仅是开端。林野明白,被替换的伪造数据及进行替换的恶意子程序,仍潜藏于探伤仪深处。他必须将其彻底揪出,令其无所遁形。
他调取探伤仪的量子内存。这是运用量子比特存储数据的先进技术,理论上可存储远超传统内存的信息,且具备极高抗干扰能力。但此刻,林野发觉,这先进技术亦被omega公司用作藏污纳垢之所。
他启动量子密钥显影程序,这是专门读取解析量子内存中“隐藏”信息的工具。他将显影程序焦点对准内存中与报告生成和数据替换相关区域。屏幕上,原本看似空白的量子晶格区域,开始浮现奇异图案。
那些图案,正是被替换的原始伤损数据!它们以量子态形式,如幽灵般在内存晶格间隙飘荡闪烁。林野调出一份真实探伤原始数据,与屏幕显影数据比对。格式、数值乃至数据蕴含的细微波动特征,皆与刘成审批文件上修改数据方式惊人一致——以看似合理、略高或略低的数值,掩盖真实的、可能超标的风险值。
“给我现出原形!”林野吼声再度响起,此次带着决绝力量。吼声引发量子内存轻微共鸣,量子密钥在晶格间隙重组流动。他调出反密钥数据,如精准手术刀,注入量子内存特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