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44章 铁律崩塌

第44章 铁律崩塌

嗡鸣,像是在为这场荒诞剧奏响挽歌。那厚厚一沓、装帧精美的“全勤优秀”证书,在铁一般的影像证据和冰冷如墓碑的代码映衬下,扭曲成一场荒诞绝伦的黑色讽刺剧道具。它们无声地嘲笑着整个评价体系的权威性,更嘲笑着所有被这精心编织的谎言所蒙蔽、所愚弄的眼睛。一种被彻底羞辱的寒意,如同冰冷的蛇,悄无声息地钻进调查组成员心底,蔓延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正国脸上的肌肉如同花岗岩般冷硬,眼神却锐利得能刺穿钢板。他抓起那部直通内部的红色保密电话,每一个字都像是从极地寒冰中凿出,带着千钧的威压,砸在听筒里:

“人事档案室,我是周正国。立刻!将段长张建国同志的所有原始人事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手写入职登记表、所有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验印件、历次政审材料原件、干部履历表原件、历年考核登记表……全部!密封原件!十分钟内,送到我面前!延误一秒,按故意销毁证据、妨碍重大案件调查论处!”

不到十分钟,档案室管理员抱着一个边缘严重磨损、覆盖着厚厚陈年灰尘的深蓝色硬壳档案盒,踉跄着冲进办公室,几乎虚脱。盒子沉重地落在桌上,激起一片呛人的微尘,像历史的叹息。盒盖开启,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的腐朽、劣质胶水的酸涩、淡淡樟脑丸的陈旧,以及更深沉、如同时间本身腐朽气息的复杂味道,猛地扑面而来。调查组成员屏息凝神,戴上雪白的棉质手套,如同对待即将出土的、决定王朝命运的密诏,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文件。纸张泛黄卷曲,墨水的蓝黑褪成深浅不一的灰褐,油印的表格线条模糊,每一处都充满了岁月流逝的沉重感。

周正国亲自拿起那份决定性的“干部履历表”。表格是几十年前粗糙的油印版式,纸张薄脆,边缘磨损起毛,仿佛诉说着被反复翻阅、被权力摩挲的历史。在“家庭出身及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一行用蓝黑钢笔书写的字迹,端正得近乎刻板,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庄重与肃穆,仿佛在试图用文字铸造一个虚假的“根”:

铁路世家。祖父张xx,xx铁路局资深老工人(工龄35年);父亲张xx,xx机务段先进工作者(连续五年),技术标兵。

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精心营造的、关于血统与荣光的沉重感,像一块无形的铅块,压在纸上,也压在人心上。下方“最高学历”栏同样清晰:> xx铁路技术学院(中专,1978-1981)。落款处是张建国本人的亲笔签名,以及一个颜色深暗、边缘略显模糊的红色指印。这份档案,是他仕途腾飞的基石,是“铁路世家”光环最有力的背书,更是他二十多年来用以自傲、压制异己、构筑权力堡垒的核心资本。

“查!”周正国只吐出一个字,却如同重锤击地,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震得桌上的文件都微微一颤。他眼神锐利如手术刀,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动用一切资源!给我掘地三尺!查这个‘xx铁路技术学院’78-81届所有毕业生名册、学籍档案、毕业照底版!查他档案里提到的祖父张xx在xx铁路局的具体部门、岗位、人事编号、任何形式的表彰记录!查父亲张xx在xx机务段的完整履历、获奖证书原件、表彰文件存根!我要最原始的证明文件!要档案室的钢印!要经手人的亲笔签名!要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证!现在就去办!”

调查组的能量瞬间被引爆,化作一部精密的、高速运转的机器。加密电话的蜂鸣、传真机吞吐纸张的嘶嘶声、网络专线传输数据的绿色光点,在无形的空间中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流逝,每一秒都像沉重的鼓点,敲打在真相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上。终于,一份份盖着不同单位档案室鲜红印章、带有负责人亲笔签名和联系方式的证明文件,如同归巢的信鸽,被精准地投放到周正国面前那张宽大冰冷的办公桌上。

第一份,来自xx铁路技术学院(现xx职业学院)档案室,公章鲜红,字迹清晰:

“经核查我校(院)1975-1985年所有在册毕业生、肄业生、进修生及教职工名册、学籍档案存根、毕业合影底版名录,均未发现‘张建国’此人相关信息。特此证明。”

第二份,来自xx铁路局工会历史劳模档案库,纸张泛黄但印章如新:

“查阅我局自1950年建局以来所有省部级、局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档案记录、历年表彰大会合影名录及《铁路英模谱》(1950-1990),未发现名为‘张xx’(张建国祖父名)的获奖记录。_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