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回到出租屋,简单的洗漱后,他打开电脑,再次登录了那个培训平台的账号。那个十分钟的视频,他之前已经看过,现在又看了一遍。这一次,他不再觉得内容空洞,而是试图从中挖掘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他记下了一些关于职场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有效地倾听他人意见,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冲突等等。他甚至把这些要点整理成笔记,打算在以后的工作中尝试应用。
做完这些,他感觉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虽然这200块钱的培训费让他感到不满和委屈,但他至少没有完全浪费这笔钱。他开始思考,如果后续的培训内容确实有价值,他是否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果内容依旧像入门模块一样流于形式,他是否应该想办法减少自己的损失?
他想起李明说的“投资”,也想起小王说的“考核”。他明白,在这个阶段,他更需要的是“证明”。证明自己有能力,有潜力,值得公司留下。而这份“证明”,可能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业绩上,也体现在对公司的“配合度”上。
他打开手机,再次看了看工资条。2195元。这个数字比他预期的要少,但似乎也变得可以接受了。他告诉自己,这200块钱,是他为适应这个职场环境付出的第一笔“学费”。他不知道这学费是否值得,但他必须先交了,然后才能继续前行。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渐渐平息。林野关掉电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干一行,爱一行。但干一行,也要懂一行。”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上了这个充满挑战和算计的职场,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懂”它。而这份“懂”,或许就从接受并思考这200块钱的培训费开始。
,!
第二天,林野照常来到公司。他主动和张师傅交流了昨天测量的心得,还请教了几个关于仪器操作的问题。在项目例会上,他提出的关于优化测量路线的建议得到了李明的肯定。他努力表现得积极、专业、有活力。
午餐时,他和小张一起吃饭。小张问他培训的事怎么样了。林野笑了笑,说:“还行吧,已经接受了。我觉得,既然公司提供了机会,就尽量去把握。钱少了点,但多少能学点东西。”
小张看着林野,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理解。他点了点头:“嗯,也只能这样了。林野,你挺会调整心态的。”
林野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调整好了心态”,而是暂时压下了心中的不满和疑惑,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稳妥的路。他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向何方,但至少,他还在路上。
下午,林野收到了人力资源部发来的通知,告知下周三下午两点,在五楼会议室举行“新员工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的线下讲座,主题是“高效沟通与团队协作”,主讲人是外部聘请的资深顾问。讲座结束后,会有一个小型的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林野看着邮件,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可能还要面对更多类似的“培训”和“考核”,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他不知道自己能否一直保持耐心和热情,但他知道,他必须坚持下去。
他打开电脑,开始规划自己下周的工作安排,同时也在心里默默规划着如何更好地参与这个“培训计划”。他决定,既然无法避免,那就积极参与,争取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他甚至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高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资料,准备在讲座和讨论中,展现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时间一天天过去,林野逐渐适应了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状态。他按时参加每一次培训,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和考核。他发现,虽然有些内容确实流于形式,但也有一些内容确实让他受益匪浅。比如,在一次关于“冲突管理”的讨论中,他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方法,成功化解了与小张之间因为工作分配产生的小矛盾,让两人的合作变得更加顺畅。
培训接近尾声时,林野收到了人力资源部发来的邮件,通知他培训考核通过,将获得“新员工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的结业证书。邮件中还附带了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通知,这次是关于“项目管理基础”的线上课程,个人需承担的费用是500元。
林野看着邮件,没有像第一次收到培训费通知时那样感到震惊和愤怒。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循环的开始。职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充满了各种规则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