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正是爆炸发生前四小时。
陈雪突然指着画面背景:"看那个起重机编号!是青澜大桥施工时的设备,现在应该在备用仓库里。"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备用仓库方向腾起浓烟。林深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匿名发来的倒计时:01:59:59。
"调虎离山!"林深抓起对讲机,"所有人员立即返回大桥施工现场!"车载电台里突然响起杂音,断断续续传来老人的呢喃:"红雨衣...数字...5和7..."他猛然想起施工现场的螺栓排列——七枚螺栓,扇形角度约120度,那是起重机吊臂旋转时的安全距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雨夜追凶的真相(10:00-11:00)
当林深驱车赶回大桥时,施工队正在紧急吊装临时钢缆。他抬头望向桥墩,突然看见一道红色身影在雨幕中晃动——陈芳穿着红色雨衣,正在第48号桥墩顶部摆弄什么。
"她要炸掉临时钢缆!"陈雪的声音里带着颤抖。林深冲向应急梯,暴雨让金属梯面变得滑腻,他膝盖重重磕在梯级上,却浑然不觉。爬到一半时,他看见陈芳手里拿着一个遥控器,嘴角带着疯狂的笑意。
"你们以为抓住老鬼就结束了?"她的声音被风吹得破碎,"青澜大桥的桩基早就被腐蚀,验收日那天就该塌!是他们想掩盖真相!"林深瞥见她腰间缠着的炸药——和施工现场的c4型号一致,引爆装置连接着她手中的心率监测器。
"谁是他们?"林深稳住身形,慢慢靠近,"是质监站的人吗?"陈芳瞳孔骤缩,瞬间印证了他的猜想。三个月前,刘建军正是在发现桩基腐蚀问题后"意外"坠海,而质监站站长张成,正是验收小组的组长。
突然,陈芳身后的阴影里闪出一道身影——"老鬼"举着枪逼近,枪口反光映出林深腰间的配枪。千钧一发之际,林深侧身扑向陈芳,两人一起滚到桥墩边缘。遥控器掉落的瞬间,林深看见上面的数字倒计时:00:09:59。
争分夺秒的终局(11:10-11:20)
"钢缆里有炸弹!"陈芳在暴雨中尖叫,"他们在备用钢缆里埋了炸药,倒计时和潮汐同步!"林深望向正在吊装的钢缆,突然想起现场螺栓里的灰黑色纤维——那是防弹纤维,通常用于军用爆破装置的外层包裹。
他冲向钢缆架,用匕首割开外层防护胶,果然看见里面缠绕着红蓝两根导线。此时对讲机里传来陈雪的惊呼:"潮汐峰值在11:20!还有五分钟!"林深盯着导线,突然想起施工现场的脚印——左脚鞋尖磨损严重,说明嫌疑人习惯用左脚发力。而军工级c4的引爆装置,通常需要先剪蓝线解除保险。
雨声轰鸣中,他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匕首尖抵住蓝线的瞬间,他忽然注意到线芯颜色比普通导线偏紫——这是双重引爆装置的特征,剪错线会立即爆炸。远处,起重机的吊臂已经将钢缆提升到预定高度,工人们正在解扣。
"林队,倒计时还有三十秒!"陈雪的声音带着哭腔。林深咬牙,将匕首转向红线——如果对方是左撇子,布线习惯可能相反。锋利的刀刃切入线皮的瞬间,他看见陈芳在远处闭上了眼睛。
爆炸声响彻海湾时,林深被气浪掀翻在泥泞里。他抬头望去,钢缆完好无损,只是被炸断了一小截——真正的引爆点被提前触发,在安全距离外爆炸。远处,警笛声和救护车的鸣笛混在一起,穿过逐渐消散的雨雾。
尾声(12:00)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时,临时浮桥准时贯通。林深站在断桥残骸旁,看着技术组从断裂的钢缆里取出微型定位器——指甲盖大小的装置,带有卫星信号发射功能,正是三个月前张成安排人植入的。
"5000万。"陈雪递来最新的财务报告,"张成通过伪造验收报告,贪污了5000万工程款项。施工日志里的'5000字',其实是他和承包商的暗语。"她指着远处被押上警车的张成,那人正低着头,眼镜滑到鼻尖,遮住了慌乱的眼神。
林深摸出衣袋里的螺栓,那七枚螺栓的排列,其实是起重机操作失误时的应急制动信号——刘建军坠海前,曾试图用这种方式警示大桥的质量隐患。而那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其实是退休的桥梁检测员,他反复念叨的"数字5和7",正是桩基腐蚀程度的检测代码。
暴雨再次落下,冲刷着桥面上未干的血迹。林深望着海天交界处的乌云,忽然想起陈芳被逮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