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吧。”林经毫不在意地说道。
对他而言,这只是小数目,他完全负担得起,别说买一辆车,就算买三大件也完全不成问题!
“一百八十六?!”众人一听,顿时议论纷纷,这样的价格实在让人咋舌。
但林经确实有这个经济能力,不然他每月六十八块五的工资岂不是成了摆设?
人群中,秦淮茹听到这个数字后,脸上的神情僵住了。
“林经啊,你可是咱们院里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呢!”有人由衷地夸赞道,“我们只能看看罢了,不过这也为咱们院子挣了面子。”
“这么年轻就有了自行车,真让人羡慕啊,让我们这些快到中年的人情何以堪!”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既羡慕又有些嫉妒。
“不就是辆自行车嘛,有什么好炫耀的!”傻柱斜眼瞄了瞄,心里其实也很羡慕。
同院的阎解成、刘光天和林经年纪相仿,但他们刚参加工作不久,连父母都不一定能买得起自行车,自己又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这就是差距,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总能让人气馁。
“要是这自行车是我的该多好啊!”阎解成叹了口气,满心都是羡慕。
“我还以为第一个买自行车的是易中海呢,没想到是林经这小子!”刘光天盯着那辆自行车,眼中闪烁着光芒。
毕竟易中海是八级钳工,工资超过九十块,是院里收入最高的人之一。
但即便他腰缠万贯,没有车票,也只能望而却步。
“林经,你的车票从何而来?”
刘海中沉思片刻,虽知林经家境优渥,但这车票却绝非寻常之物。
“哼!不用猜了,他的车票定是来路不明!”
贾张氏冷言讽刺,直言不讳地指出林经的车票来源存疑。
“没错,林经,你的车票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易中海语气严肃地追问。
他连买一辆车的机会都没有,厂里分配的车票少之又少,即便托关系也未必能得到。
“这与你何干?有人赠予又有何妨?”
“是谁送给你的?”
易中海心中疑惑,谁能如此阔绰,随意将车票送人?
“若你质疑我的车票,尽可调查,系统发放的车票自不会有任何问题。”
林经懒得解释,系统提供的车票自然无懈可击。
易中海因昨日颜面扫地,今日又遭冷遇,怒不可遏。
“依我看,得让街道办介入,说不定他的车票真是偷来的!”
贾张氏愤愤地瞪了一眼,想起昨夜林经破坏自家好事便心生怨恨。
“不可能吧,林经怎会是那种人?车票怎会出问题?”
“车票上有编号和印记,若真有问题,供销社定能察觉。”
人群中,有几个旁观者为林经辩解。
“随你们查,我问心无愧!”
林经不愿多费唇舌,皆是些无谓之争。
真是岂有此理!买辆车都要遭人诽谤,这些人真是闲得发慌。
“那就请街道办彻查此事!”
易中海毫不退让,誓要让林经难堪。
随即派人邀请街道办人员到场,不久后,街道办王主任带领手下匆匆赶来。
“是谁举报,称某人的车票有问题?”
街道办王主任是一位中年妇女,管理着街道各项事务。
急急忙忙赶到此处,已是气喘吁吁。
举报林经车票有问题的是贾张氏,若举报成立,她能获得丰厚奖励,自然积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