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肯定没人信,谁家服徭役管饭的啊,傻子才信……啊?是咱们的神仙陛下说的?
神仙陛下说的,那肯定是真的,嗯,我家男丁多,我让我儿子去试试。*r·a+n′t?x¢t../c¨o¨m¢
儿子:……
听我说,谢谢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认了公告的真实性后,便引发了轰动。
百姓纷纷趋之若鹜,恨不得把全家都拉过来给他们的神仙皇帝干活。
这年头,一年到头吃不饱的人很多。
结果谢槐居然说给他干活他管饭。
这竟然不是骗人的,而是真的,自然是立刻便引起了轰动。
这时候就体现出声望高的好处来了。
谢槐声望但凡没被他有意地散发出去,搞得这么高,后续的政令,就很容易被有心人故意曲解。
政令被故意曲解后,百姓会认为谢槐就是让他们去服徭役。
没人会想去服徭役,服徭役的人,很容易一去不回。
但凡有条件的人,都会想方设法的想办法把自己的名字给划掉。
如果被有心人故意挑拨,百姓或许会以为自己活不下去,恐慌之下,兴许有人会选择逃入深山之中躲起来。
百姓躲起来了,那谁来给谢槐修奇观?
这谢槐必然不允许,所以,他提前派人前去西处宣传,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搞事。
虽说事后可以砍搞事的人全家来出气,可到那个时候,事情己经发生了,造成的损失谁来买单?
到最后,买单的人,还不是谢槐自己。
毕竟要修奇观的人是他,缺干活的人的,也是他。
任务很重,需要的人力很多,如果管理不到位,会死很多人。
死很多人,他倒不至于会不忍心,毕竟他不是什么好人。
可死很多人,会耽误他的奇观修建计划。
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计划,想在有生之年建成的话,就得从长计议。
所以,期间能不出问题,最好是什么问题都别出。
不过好消息也是有的,藩王们一个比一个有钱,贬了几家后,他手里立刻就变得宽裕了起来。
虽说也没有宽裕太多,可到底是比之前要来得强得多的。
以工代赈,谢槐主要是用管饭吸引的人,而不是给钱,钱也有一部分原因,不过没有管饭的吸引力来得高。
管饭的话,饭从哪里来呢?
钦差大臣除了查惩贪官污吏,还有一个任务,是查看各地粮仓。
然后,就陆续出现了好几处粮仓年久失修,突发大火,所有粮食统统被大火付之一炬的事故。′p,a¨o¨p^a?o¨z*w~w_.-c/o,m+
他们以为烧了粮仓就没事了,因为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证明粮仓里空得老鼠来了都得骂骂咧咧地离开,那他们犯的事就不会发。
但他们显然是想太多了,谢槐又不在乎名声。
他根本不在乎自己死后被人怎么编排,既然不在乎,那他怎么可能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圣明君主?
如果有人觉得他是,那这个人可能年纪轻轻就瞎了吧。
所以,他压根不讲证据,粮仓那么巧就刚好年久失修失火被大火付之一炬了?
他不看证据,他只看谁是受益者。
受益者的家,也很不巧地被大火付之一炬了。
这可真是太不幸了啊。
谢槐得知消息,在朝堂上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天干物燥,诸位平日里,还是小心一些的好,这一旦失火,救火又救得不及时,可就误了卿卿性命啊。”
下方学精了的朝臣当复读机。
对对对,陛下说得对。
有铁憨憨觉得不对劲,怎么就那么巧,就烧了那么多家呢?
此事必有蹊跷!
对方刚打算出列向皇帝禀明自己的疑惑就被旁边的人猛踹了一脚。
铁憨憨恼怒:“陛下,这老匹夫踹臣。”
踹他的大臣:……
尼玛,早知道就让他当傻子,自己蠢得给人陪葬好了,好心提醒他,结果他竟然恩将仇报。
这蠢货怎么在朝堂混这么久还安然无事的?
不该早就蠢到被人当枪使,当了替罪羊了么?
“老匹夫,你好好的,踹别人干什么?”
谢槐饶有兴致地问道。
被同僚喊老匹夫,还被皇帝喊老匹夫的大臣面无表情:“回陛下,臣看这人面兽心的蠢笨之徒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