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150集:续写辉煌篇章

第150集:续写辉煌篇章

新起点:传承之火照亮全球商业征途

上海外滩的晨光,透过苏式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将黄浦江的粼粼波光投映在锃亮的红木长桌上。¢看¨书¢屋! ~首′发\桌首位置,苏明远指尖轻轻拂过镶嵌在墙面的家族徽章——那枚以齿轮与麦穗交织的图案,边缘还镌刻着祖父苏承宗创业时的手刻商号。六十二岁的他鬓角已染霜色,但眼神依旧如年轻时般锐利,正落在长桌另一端的投影幕布上。

“这是我们在非洲新能源基建项目的第三期规划图。”苏明辉的声音带着经年累月主持会议的沉稳,他手中的激光笔在屏幕上划出一道红光,“撒哈拉以南的光伏电站群,将是我们未来五年技术输出的核心战场。”

年轻一辈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苏晓指尖快速敲击着平板电脑,实时调取着项目数据;堂弟苏晨则转动着手中的智能指环,那是他主导研发的供应链监测系统原型机。十年前那个在会议室里听父辈讲述创业史的小姑娘,如今已是集团国际业务板块的掌舵人,眼角眉梢间既有苏明远的果决,又透着属于新一代的灵动。

“爸,二叔,”苏晓合上平板,目光扫过在座的堂兄妹们,“上周我在肯尼亚实地考察时,当地能源部长提到了‘非盟2063议程’中的数字化电网需求。我们的智能运维系统如果能结合他们的本土数据模型,接入成本能降低百分之十七。”她推过一份电子报告,屏幕上立刻跳出三维建模的电网拓扑图,“这是阿明他们技术团队连夜做的适配方案。”

坐在苏晓身旁的阿明·奥杜尔抬起头,这位来自尼日利亚的年轻工程师眼中闪烁着兴奋:“苏小姐说得对,我们在拉各斯的试点已经验证了算法兼容性。¢0·0*小+说\网` ¢更¨新?最+全+”他的中文带着独特的韵律,却精准地传达着技术细节。

苏明远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雨夜。他和苏明辉挤在香港中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办公室里,为了一笔关键订单熬红了眼,桌上的计算器反复计算着原料成本,窗外是维多利亚港彻夜不息的灯火。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家族企业会站上全球能源转型的潮头?

“传承不是复制。”苏明远忽然开口,苍老的声音在静谧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你们的祖父靠一台老旧机床开创家业,我们这代人用二十年时间把生产线铺到了东南亚。但现在,”他指了指屏幕上的光伏矩阵,“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破界创新。”

苏明辉接过话头,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手稿——那是苏承宗1956年写下的《实业计划书》,纸张边缘已磨出毛边,钢笔字迹却依旧遒劲:“爷爷在最后一页写过,‘商道如水,遇石则绕,逢渊则聚,然其志在江海’。现在的‘石’,是技术壁垒和地缘政治;‘渊’,是未被开发的新兴市场。而你们的‘江海’,应该是整个地球村。”

苏晓忽然想起十年前第一次参与市场调研的情景。那时她带着团队在西南小城的街巷里发问卷,被当地商户当成骗子赶出门。如今,她的团队在约翰内斯堡与当地部落长老共饮棕榈酒,在圣保罗的贫民窟里调试微型储能设备。那些曾经的挫折,早已化作此刻眼中的星光。¤3?8#看_~书@网@ ?.更<新t/?最?o快)

“我们准备成立‘承宗创新基金’。”苏晨忽然站起身,全息投影从他的指环中弹出,在空中勾勒出基金的架构图,“首期注资五十亿,专门用于孵化清洁能源领域的初创企业。我希望十年后,能在我们的产业链上看到更多像阿明这样的年轻团队。”

苏明远注意到苏晨的袖口露出一截红绳——那是当年苏承宗送给每个孙辈的平安绳,如今成了他们传承精神的信物。他想起去年在剑桥大学演讲时,一位教授问他:“苏先生,在ai和区块链颠覆商业逻辑的时代,家族企业的护城河在哪里?”他当时的回答是:“在人心。在每一代继承者掌心传递的温度。”

会议结束时,外滩的钟声恰好敲响九点。苏明远和苏明辉并肩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陆家嘴的车流如织。年轻一辈们三三两两地走出会议室,苏晓正和阿明用中英双语讨论着非洲项目的细节,苏晨则在给美国硅谷的合作伙伴发视频语音。

“你看,”苏明远忽然笑了,指着远处一艘破浪前行的货轮,“就像当年我们送第一批成衣去欧洲时坐的那艘船。”

苏明辉点点头,从西装内袋掏出两张泛黄的船票——那是1992年他们兄弟俩远赴意大利参展的船票。票根上还留着当时用铅笔写的参展目标:“拿下三个欧洲订单”。如今,苏式集团的海外子公司已遍及四十七个国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