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清关系,而是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合作伙伴出了问题,项目可能要搁浅了。”一位高管忧心忡忡地说。
苏晚晴看向窗外新加坡璀璨的夜景,脑海中闪过曾祖父苏承宗在困境中坚持的身影,闪过祖父们在开拓市场时面对挑战的坚定。家族精神里,从来没有“逃避”二字,只有“担当”。
“项目不能停。”她斩钉截铁地说,“这个项目对当地的能源转型很重要,关系到成千上万民众的生活。如果因为合作伙伴的问题就放弃,那我们和那些唯利是图的企业有什么区别?我们苏氏的‘奉献’精神体现在哪里?”
她顿了顿,理清思路:“第一,立刻成立专项小组,由我亲自带队,全面接管项目的运营,寻找新的可靠合作伙伴,或者我们自己增加投资,确保项目继续推进。第二,邀请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财务和运营进行全面审计,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和投资者展示我们的处理态度。第三,加大与当地政府、社区的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诚意。”
“但是,这样我们的投入会大大增加,风险也很高……”有人提出顾虑。
“我知道。”苏晚晴的眼神坚定,“但有些时候,商业决策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考验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并践行家族精神。曾祖父当年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客户的承诺,没有放弃对员工的责任。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声誉和信任的危机,我们更应该拿出担当。这不仅是为了项目,为了企业,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家族的荣光。”
她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中。大家看到了这位年轻掌舵人身上的魄力和担当,那是一种源自家族精神深处的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晴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他们重新梳理项目流程,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走访社区倾听意见,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过程异常艰难,不仅要面对技术和资金的挑战,还要应对持续的舆论压力。
有一次,苏晚晴在项目现场视察,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渔民。老渔民不太会说英语,通过翻译告诉她,这个环保能源项目建成后,能减少附近海域的污染,他的孙子以后就能在更干净的海里捕鱼了。
“苏小姐,我们相信你,相信苏氏。”老渔民粗糙的手紧紧握着苏晚晴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那一刻,苏晚晴心中百感交集。她突然明白,家族企业的荣耀,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光环,而是扎根于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信任他们的人心中的责任与担当。曾祖父当年的“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跟着你的人”,在今天,有了更广阔的内涵。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苏氏不仅找到了可靠的新合作伙伴,让项目重回正轨,更通过透明的处理方式和积极的社区参与,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当项目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时,当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老渔民带着孙子,给苏晚晴送上了一篮新鲜的水果。
站在竣工仪式的现场,看着灯火通明的环保能源站,听着当地民众真诚的欢呼,苏晚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次危机,不仅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苏氏在东南亚的声誉更加稳固,让家族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第四章:家族聚会与荣光之脉的延续
一年后,苏氏家族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全球家族聚会,地点选在了中国南方的老家——当年苏承宗创办“承记绸缎庄”的城市。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但苏氏老宅被精心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家族精神的象征。
来自世界各地的苏氏成员汇聚一堂,有白发苍苍的长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也有像苏云哲这样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老宅的庭院里张灯结彩,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又带着一种庄重的氛围。
晚宴前,家族成员们聚集在老宅的正厅,那里悬挂着苏承宗的大幅画像。苏晓,作为目前家族中最年长的核心成员,站在画像前,目光柔和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孩子们,”她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却依然清晰,“今天,我们回到这里,回到我们的根。看着你们,我就想起我的父亲,你们的祖父苏明远,想起我的叔叔苏明辉,想起他们当年如何教导我们,如何将曾祖父的精神传递给我们。”
她指了指画像:“曾祖父苏承宗,他或许没有想到,当年那个小小的绸缎庄,会变成今天的苏氏集团。但他一定想到了,有些东西是需要传承下去的——那是诚信,是创新,是拼搏,是奉献,更是对家族、对社会的责任感。”
苏晚晴和苏云哲站在前排,他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