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221集:《区块链金融服务深化》

第221集:《区块链金融服务深化》

防测试。他们模拟了各种可能的攻击手段,包括51%算力攻击(虽然在联盟链环境下难度极大)、智能合约漏洞利用、节点入侵等等。”

他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最终结果是,系统经受住了所有已知攻击手段的考验。当然,我们不敢说绝对安全,所以我们还设计了多重防护机制,包括冷钱包存储大额资金、智能合约的形式化验证、异常交易的实时监测与隔离等等。而且,我们的系统是去中心化的,但又不是完全无监管的去中心化,联盟内的各个节点相互监督,这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安全保障。”

陈远翻阅着报告,重点查看了安全测试部分的细节。他知道,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是建立在共识机制和算力保障基础上的,在联盟链环境下,虽然参与节点数量有限,但通过严格的节点准入机制和多重安全设计,理论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中心化系统的安全性。星链银行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

“很好,”陈远合上报告,“看来你们的‘星链极速汇’系统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商用的条件。远界资本作为早期投资方,对这个项目充满期待。你们计划什么时候正式上线?”

“我们准备在下个月初进行首批试点,先接入十家左右的核心合作银行和企业,进行真实交易环境下的运行验证。如果一切顺利,三个月内实现全球主要货币对的全覆盖,并逐步扩大接入范围。”张行长回答道。

陈远点点头:“需要远界资本在资源对接或市场推广上提供什么帮助,随时开口。区块链金融服务的深化,不是一家企业能完成的,需要整个生态的共同努力。”

离开星链银行时,阳光正好。陈远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变革力量正在涌动。跨境支付的“秒到账”革命,只是区块链金融服务深化的一个缩影。在更广阔的金融领域,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酝酿。

第三章:供应链金融的“透明”破局

从星链银行出来,陈远没有直接回公司,而是驱车前往位于滨海市科技园区的“链信科技”。这是一家专注于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的初创公司,也是远界资本重点孵化的项目之一。

与星链银行的宏大叙事不同,链信科技的战场更加“接地气”——他们面对的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试图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他们在供应链中融资难的“老大难”问题。

链信科技的创始人李博士是一位典型的技术极客,戴着厚厚的眼镜,头发有些凌乱,但眼神中充满了对技术改变世界的信仰。

“陈总,您来了!”李博士热情地将陈远引入他们的技术实验室,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和实时更新的数据流。

“快给我讲讲,你们那个‘供应链金融透明化平台’进展如何了?上次说的和‘云海重工’的合作试点,有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陈远开门见山。

提到项目,李博士立刻来了精神:“进展非常顺利!我们已经和云海重工以及他们的三十多家上游供应商完成了系统对接。现在,云海重工的每一笔采购订单、每一次货物验收、每一笔应付账款,都会实时上链。”

他演示着系统界面:“您看,这是云海重工的一个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精密达’的账户页面。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云海重工针对他们的某笔订单已经确认收货,应付账款的状态是‘已上链确权’。在传统模式下,这笔账款可能需要三个月后才能到账,但现在,凭借区块链上不可篡改的确权记录,‘精密达’可以直接在我们的平台上,以这笔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合作银行申请融资。”

“关键在于,”李博士强调道,“银行可以通过区块链实时查看这笔账款的真实性、状态以及云海重工的信用状况。不再需要繁琐的人工审核和纸质单据,也不用担心单据造假或信息不对称。区块链上的数据由供应链上下游多方共同维护,不可篡改,这就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控成本和风险疑虑。”

陈远看着屏幕上显示的融资流程:从供应商申请到银行审批通过,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而在传统模式下,这样一笔基于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往往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

“利率呢?和传统供应链融资相比,有优势吗?”陈远关心的是中小企业最实际的成本问题。

“有!而且优势明显!”李博士调出一组对比数据,“传统模式下,中小企业通过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利率通常在8%到12%之间,甚至更高。而在我们的平台上,由于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银行的风控成本降低,加上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流程效率提升,融资利率可以降到5%到7%之间。对于‘精密达’这样的小企业来说,一笔100万的融资,一年就能省下好几万的利息。”

“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