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旱烟袋,半晌才说:“嗯……好像是有点不一样。¨小!说/宅* ?更!新\最?快*”
观念的转变是最难的,但一旦开始,就像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参与培训,走进新建的加工厂。看着嫩绿的茶芽在机器里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村民们的眼神里多了些期待。
与此同时,林薇团队的另一部分人也没闲着。他们在村里开展电商培训,教村民们使用智能手机,注册账号,拍摄茶叶的照片和视频。“大家看,这是我们岩溪村的‘云雾青’,长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山上,纯天然,无污染……”年轻的村妇阿芳,第一次对着手机镜头,还有些羞涩,但当她看到直播间里有人询问价格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启航集团的电商平台“启航优选”专门为“云雾青”开辟了专栏,首页推荐,还做了精美的图文和视频介绍,讲述岩溪村的故事,突出“高山野生”“手工+标准化”的卖点。
“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他们购买的每一包茶叶,都在帮助岩溪村的乡亲们。”林薇在内部会议上强调,“这不仅是销售,更是一种情感连接,一种社会责任的传递。”
第三章 电商架起的桥梁
第一个销售季来临了。
村民们按照标准化流程采摘、加工的第一批“云雾青”,被小心翼翼地包装好,贴上“岩溪云雾青·启航扶贫助农”的标签。启航集团的物流团队专门开通了从县城到岩溪村的专线,确保茶叶能及时、新鲜地运出去。
“启航优选”平台的预售页面一上线,就引起了关注。精美的图片,动人的故事,加上启航集团的品牌背书,“云雾青”很快成为了平台的热门单品。
“叮!”阿芳家的手机提示音第一次在深夜响起,是一个订单。她激动地差点跳起来,赶紧叫醒丈夫,两人对着订单信息看了又看,仿佛那是天大的宝贝。
“258元一包?”阿芳的丈夫搓着手,“这……这比以前卖给收购商的价格,翻了十倍还不止啊!”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岩溪村的小加工厂满负荷运转,村民们每天天不亮就上山采茶,脸上却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笑容。李大爷也成了加工厂的技术顾问,他把自己一辈子的经验和新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指导年轻人做出更好的茶叶。
“没想到啊,我这把老骨头,还能靠茶叶‘飞’起来。”李大爷常常这样感慨。
电商的力量是惊人的。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消费者,能够直接购买到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手中的产品原来可以有这么高的价值。
启航集团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发现,岩溪村除了茶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色农产品,比如野生菌、土蜂蜜、手工编织的竹器等。于是,“岩溪特产专区”在“启航优选”上应运而生。
林薇团队教村民们如何对这些产品进行简单的包装和品质分级,如何在图片和文字中突出它们的“原生态”和“手工”特色。他们还邀请了网红主播到岩溪村进行实地直播,让更多人看到村子的美景、村民的淳朴和产品的天然。
“家人们,看看这刚从山上采下来的野生菌,新鲜吧!这可是真正的山珍啊……”主播拿着刚采摘的菌子,对着镜头兴奋地介绍,身后是绿油油的山林和清澈的溪流。直播间的在线人数节节攀升,订单量瞬间爆棚。
岩溪村热闹起来了。沉寂多年的山村,第一次迎来了快递车的频繁光顾。村民们学会了查物流信息,学会了用手机收款,学会了在电商平台上和客户交流。一些原本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听说了村里的变化,也开始陆续返乡,加入到家乡的产业发展中来。
“以前觉得在外面打工才有出路,现在看来,守着这片山,也能过上好日子。”年轻的村民阿杰放弃了在城里的工作,回到村里,负责起了电商客服和物流对接的工作,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章 产业生根,希望开花
商业力量的介入,像一股活水,注入了岩溪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仅仅一年时间,岩溪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标准化的茶园扩大了,村民们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品质更加稳定。启航集团不仅包销了合作社的大部分产品,还帮助他们申请了地理标志认证,“岩溪云雾青”的品牌越来越响,价格也稳步提升。
电商扶贫带来的不仅是销售渠道的拓展,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为了满足线上销售的需求,村里修建了更宽敞的公路,改善了通信网络;为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