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与神秘。而那清晰的驼铃声,依旧不紧不慢地响着,仿佛在问:你,准备好倾听时光的秘密了吗?
他们不知道这张唱片还会带来什么,也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但他们知道,从听到那声“桂花赤豆汤”开始,有些东西,已经彻底不一样了。这张即将随着老唱片行一起被“更新”掉的老唱片,或许才是打开时间奥秘的钥匙,在城市变迁的轰鸣声中,奏响了一曲来自往昔与远方的、神秘而悠长的回响。阿玉好奇地看着他。钟华翻了一会儿,找到了一组图片和数据,把手机屏幕转向阿玉:“你看,这是我们团队之前做的敦煌鸣沙山沙层的地质剖面图,以及不同沙层的密度、颗粒大小等数据模拟。”阿玉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曲线和图表,一头雾水:“这和唱片有什么关系?”“你看这里,”钟华用手指着唱片上跳针处的沟槽,又对照着手机上的某一段数据曲线,“我刚才用放大镜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几道沟槽的深度变化和间隔距离……你看,这形状,这数据波动趋势,是不是和鸣沙山某一深度范围内的沙层地质剖面数据……惊人地吻合?”阿玉凑近了看,虽然她不懂地质,但那几条曲线的起伏形态,确实和钟华指出的唱片沟槽的“轨迹”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相似性!“这……这怎么可能?”阿玉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一张德国的老唱片,上面的沟槽深度,怎么会和中国敦煌的沙层数据吻合?”钟华也一脸严肃,刚才的轻松调侃消失了:“这太不可思议了。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唱片的沟槽是声音的物理记录,不同的声音振动频率和振幅,会在唱片上刻下不同形态的沟槽。但……地质剖面是自然形成的物理结构,两者风马牛不相及,除非……”“除非什么?”“除非……这段沟槽记录的,根本不是普通的音乐振动。”钟华的声音低沉下来,“或者说,它记录的是某种……超越了我们常规理解的‘振动’或‘信息’。”两人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不行,我得再试试,”阿玉突然说,“我要再听一次,这次,我要录下来,看看能不能分析出什么。”她再次播放了《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钟华拿出专业的录音设备,对准了喇叭。唱针旋转着,音乐流淌着,然后,又到了那个跳针的地方。“咔哒!”跳针,杂音,还有那若隐若现的“桂花赤豆汤”叫卖声,被清晰地录了下来。阿玉和钟华立刻开始分析录音文件。杂音的频谱很复杂,但那声叫卖确实独立存在。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当他们把跳针时产生的杂音波形和鸣沙山的地质数据曲线放在一起比对时,发现它们在某些关键节点上,竟然也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共振”!“这不是巧合。”钟华斩钉截铁地说,“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联系。”他们决定,再深入研究一下那段最“诡异”的沟槽。也许,在更深的地方,藏着更多的秘密。阿玉把唱片小心翼翼地放回唱机,这一次,她和钟华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唱针,听着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唱针一圈圈划过,来到了那段深度异常的沟槽区域。它似乎比之前更加“艰难”,跳动得更加明显,发出的杂音也更加密集和混乱。突然,唱针“咔哒”一声,猛地卡住了!它陷在一道相对更深的沟槽里,不再前进,只是在原地轻微地振动着,发出一种持续的、低沉的“嗡嗡”声。就在这时——音箱里,那混乱的杂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拨开,一个清晰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响了起来。“嗒……嗒……嗒……”那是……驼铃声?不,更准确地说,是骆驼的脚步声!沉闷,有力,带着一种沙漠特有的苍凉和节奏感。“嗒……嗒……”,一步,又一步,仿佛正从遥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向他们走来。阿玉和钟华同时僵住了,脸上血色尽失。这个声音……他们太熟悉了!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跟着一个地质考察队,曾在敦煌附近的戈壁滩上夜宿。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狼嚎。,卡|&卡>.小μ,说;{网× ,首±发;e就在他们快要入睡时,一阵清晰的、由远及近的骆驼脚步声,穿过茫茫夜色,传到了他们的帐篷外。“嗒……嗒……”那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古老的、穿越时空的韵味,仿佛从丝绸之路的千年风沙中走来。他们当时还好奇,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怎么会有骆驼队经过。那脚步声在帐篷外徘徊了一小会儿,又渐渐远去,消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