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 第209集 修补时光的钟表匠

第209集 修补时光的钟表匠

摘下眼镜擦了擦:“有点意思。”他调整了一下钟摆的配重,再次转动发条,“现在试试。”

新的“咔哒”声响起,节奏比刚才略快。阿玉突然睁开眼:“这是……雨崩村冰瀑的坠落声!”去年徒步雨崩时,他们曾在冰湖旁记录过冰棱坠落的频率,此刻的钟摆声竟与之重合。

老周来了兴致,又调了一次配重:“再听。”

这次的节奏缓慢而深沉,像极了敦煌戈壁夜晚的驼铃声。钟华猛地站起来:“这是我们在鸣沙山听到的驼队节奏!”

座钟的钟摆仿佛变成了一台时光留声机,不同的摆动频率对应着他们旅行过的不同地点的声音节奏。?8+1!k*a~n*s!h′u+.·c¨o·m^阿玉盯着摆锤上的波浪纹路,突然意识到,这些纹路不仅是台风浪高图,更是各地特殊声波的物理记录。

“还有船票和漂流瓶。”她拿起那两样东西,“为什么它们的墨水晕染会一样?”

钟华接过船票,对着光看:“1983年7月15日,祖父的船在涠洲岛附近避风,很可能遇到了那个扔漂流瓶的人。”他指着船票上珠江口的圈,“这个标记不是暗礁,而是某个特定的位置,也许是他和某人约定的信号点。”

老周正在组装钟芯,突然“哦”了一声:“你们看这个。”他用镊子夹起一根细小的铜丝,铜丝末端缠着半片褪色的蓝布,“这东西卡在齿轮缝里,像是从什么衣服上掉下来的。”

阿玉接过铜丝,蓝布的织纹让她心头一震——这和她母亲留下的那块蓝印花布手帕纹路完全相同,而母亲曾说过,那手帕是用1980年代的老土布做的。

第三章 钟摆的弧度

修表匠花了整整一下午调试座钟。当夕阳穿过阁楼窗户时,老周终于拧紧最后一颗螺丝:“试试吧。”

钟华深吸一口气,轻轻上紧发条。起初几秒钟,座钟毫无反应,就在三人以为失败时,钟摆突然开始摆动——不是之前那种规律的“咔哒”,而是发出一种低沉的嗡鸣,像极了青海湖上空盘旋的天鹅发出的叫声。

“看钟摆!”阿玉惊呼。

黄铜摆锤划出的弧度惊人地舒展,每次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形成的角度,恰好是白天鹅展翅时翅膀张开的角度——约120度。而随着钟摆的摆动,钟面玻璃上开始浮现出淡淡的水波纹投影,像是湖面被风吹起的涟漪。

“这是光学投影。”老周指着钟壳内部隐藏的棱镜,“祖父在钟壳里装了微型棱镜,摆锤摆动时会折射光线。”

更神奇的是,当钟摆摆动到特定弧度时,棱镜折射的光会在天花板上投出图案。第一次摆动时,光斑是青海湖的鸟岛轮廓;第二次摆动,光斑变成了雨崩村神瀑的水流轨迹;第三次,则是敦煌月牙泉的沙丘形状。

“他在记录旅行的轨迹。”钟华的声音有些颤抖,“用钟摆的摆动弧度和光学投影来记录他去过的地方。”

阿玉的目光落在那枚1983年的船票上,突然有了新的发现:“船票上的航线图,其实是天鹅迁徙的路线!”她指着图中蜿蜒的波浪线,“从上海到广州,再折向南海,这和每年冬天天鹅从西伯利亚迁徙到南海的路线几乎一致。”

钟华拿起祖父的航海日志,翻到1983年7月的页面。原本空白的扉页背面,用铅笔淡淡地画着一只展翅的天鹅,翅膀张开的角度正是120度,而天鹅的喙部指向的位置,赫然是涠洲岛的坐标。

“他在涠洲岛遇到了那个扔漂流瓶的人,”阿玉低声说,“也许是个孩子,用漂流瓶传递某种信息,而祖父用这只座钟记录下了相遇的瞬间。”

老周这时已经收拾好工具包:“这钟的机芯被改造过,摆锤的重量、齿轮的咬合度,都是为了精确记录某种自然频率。”他看向钟摆,“现在它能正常走时了,但这个特殊功能……你们自己研究吧。”

老周走后,阁楼里只剩下钟摆的嗡鸣声。阿玉走到钟前,看着摆锤划出的优美弧度,突然想起在纳木错看星空时,北斗七星移动的轨迹似乎也遵循着某种规律。

“钟摆的摆动频率,”她突然说,“会不会和星轨有关?”

钟华立刻翻开手机里的星图,查找1983年7月15日涠洲岛的星空。当他把星轨模拟到三点十五分时,惊讶地发现,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的角度,正好与钟摆摆动的弧度重合。

“祖父不仅记录了地理声音,还记录了天文角度。”钟华的手指划过手机屏幕上的星轨,“三点十五分,可能是他在涠洲岛看到特定星象的时刻。”

阿玉拿起那片齿轮里找到的蓝布,突然想起母亲的蓝印花布手帕。她跑下楼,从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