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哪个yin,哪个zi,是绿草茵茵的‘茵’吗?是维桑与梓的‘梓’吗?”
小女孩没上过学,不知道绿草茵茵和维桑与梓怎么写。
她唯一会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而这两个最简单的字,还是同村小孩教给她的。
在林菀君掌心歪歪扭扭写下“引子”这个名字,林菀君目瞪口呆。
“这……这也能做名字?”
在林菀君的意识里,“引子”可以是小说开端引入话题的楔子,可以是中草药里的药引。
甚至可以是戏曲中重要角色登场的第一个曲子,比如《牡丹亭.游园》的《绕池游》。
她自诩在现实社会里畅游网络见多识广,却没听过有人名“引子”来给孩子取名。
小女孩的父母不会是博学多才的人,所以这个名字唯一的意义就是“引来儿子”。
这比“招娣”、“盼娣”更恶心,更让人愤怒与绝望。
宋战津和时楷也是震惊又愤怒。
“这踏马的,真是畜生!”
林菀君没办法用“引子”这两个字来称呼小女孩。
“我叫你妹妹好不好?”
她摸着女孩的脑袋问道:“妹妹,你怎么会伤成这样?是他们打你了吗?”
小女孩呜呜哭,声音含糊不清。
“我爸要把我租给讨饭的,我不肯,他们就打我!”
租给讨饭的?这又是什么套路?
小女孩抽泣着,断断续续解释。
“镇上来了个要饭的,他以每年十块钱的价格租孩子跟着他一起去要饭。”
林菀君不其然想到自己看过的电影。
那些盗窃团伙诱拐与租借许多孩子,用惨无人道的手段训练小孩盗窃,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本以为是电影里的剧情,却没想到是真实存在的!
真的只是去讨饭吗?
女孩说道:“我不肯,他们就打我,把我绑起来让人带走,半路上我逃了,一路要饭找到这里。”
女孩仰头看着林菀君,眼中泪水翻滚。
“姐姐,我一直记着你们的地址,你们说过,我要是没活路了,就来找你们!”
说着,小女孩忽然翻身下床跪在了地上,不要命似的发疯磕头。
“姐姐,求你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