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开朗,出现一个圆形石室。石室中央矗立着一根石柱,柱身刻满了与洞口相似的剑形符号,而石室的地面,却布满了不规则的凸起与凹陷,像是被无数把剑劈砍过的痕迹。
风痕刚踏入石室,脚下的地面忽然发出“嘎吱”声!他猛地跃起,向后急退三步,只听“咻咻”几声,数支淬着幽蓝光芒的毒箭从凸起的石缝中射出,钉在他刚才站立的位置,箭头没入石地寸许,可见力道之强。
“好险!”他惊出一身冷汗。这石室显然是个机关阵。他举着火折子,仔细观察地面——那些凸起的石块大小不一,有的表面光滑,有的刻着模糊的剑痕,而凹陷处深不见底,不知通向何处。
如何才能安全通过?他想起洞口的符号,或许这里的机关也与剑招有关。他走到石室边缘,目光扫过地面,试图找出规律。忽然,他发现靠近石柱的一块凸起石块上,刻着一个清晰的“江月照影”剑招图案——那是墨沉舟最擅长的防御式,以剑划圆,如江月倒映。
“防御……对应安全的落脚点?”风痕猜测。他小心翼翼地踩上那块刻着“江月照影”的石块,脚下没有异动。他接着寻找下一个线索,在不远处的另一块石块上,看到了“流星追月”的图案——这是迅捷的进攻式。他依样踩上,依然安全。
看来,这些石块上的剑招图案,便是通过机关阵的“路标”。风痕定了定神,开始按照剑招的攻防逻辑寻找路径:“江月照影”(防御)、“流星追月”(进攻)、“风卷残云”(范围攻击)、“白虹贯日”(直刺)……他像演练剑招一样,在石块间腾挪跳跃,每一步都踩在刻有图案的石块上。
然而,机关阵并非一成不变。当他走到石室中央,靠近石柱时,地面忽然剧烈震动!原本刻着“风卷残云”的石块猛地向下凹陷,露出黑漆漆的洞口,而周围的石块开始顺时针旋转!
风痕反应极快,在石块旋转的瞬间,纵身跃起,扑向旁边一块刻着“白虹贯日”的石块。但那块石块却在他落下时突然向上凸起,化作一根尖刺!他心中一惊,空中拧身变向,脚尖点在尖刺边缘,借力弹向石柱!
“听雪”剑出鞘,寒光一闪,刺入石柱上的一道缝隙。他悬挂在石柱旁,低头看去,只见地面的石块已完全变了位置,原本的路径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交错的尖刺与陷阱。
“麻烦了。”他暗道。看来这机关阵会根据人的行动自动变化,必须找到核心破解之法。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石柱顶端——那里似乎有一个凹槽,形状与他在洞口摸到的剑形凹陷相似。
难道需要将什么东西插入凹槽?他想起密卷上提到,墨沉舟曾以剑意锁阵,唯有领悟其剑意者,方能破阵。他深吸一口气,收剑入鞘,闭目凝神,尝试感受石柱中残留的剑意。
指尖触碰到石柱上的剑形符号,一股冰冷的、凌厉的气息顺着指尖传来,如同万剑出鞘,锋芒毕露,却又在极致的锐利中透着一丝沉静,宛如江海凝冰。这是墨沉舟的剑意——刚柔并济,收放自如。
风痕心中一动,猛地抽出“听雪”剑,以剑为笔,在空气中划出“青锋无痕”的终极剑招“无痕剑意”——那是一种看似无招,却蕴含万千变化的境界。剑势划出,空气中响起轻微的嗡鸣,石柱上的符号忽然亮起幽幽青光!
与此同时,旋转的石块渐渐停止,地面的尖刺缓缓收回,原本的路径再次浮现,而石柱顶端的凹槽也发出“咔哒”一声,露出一个清晰的剑形缺口。
第四章:寒星初现
风痕看准时机,从石柱上跃下,沿着重新出现的路径,几步便来到石柱前。他将“听雪”剑插入顶端的凹槽——剑身与凹槽严丝合缝,仿佛量身定做。
“轰隆隆——”石柱发出低沉的轰鸣,开始缓缓旋转。石室后方的墙壁上,一块巨大的石板向上抬起,露出一个幽深的洞穴。洞穴内漆黑一片,但风痕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冰冷的寒气从中透出。
他拔出“听雪”剑,举着火折子走进洞穴。洞穴比想象中宽敞,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墙壁上镶嵌着夜明珠,只是年代久远,光芒黯淡,只能勉强视物。洞穴深处,有一座石砌的平台,平台上摆放着一个古朴的剑鞘。
剑鞘由玄铁打造,表面刻着流云纹饰,而在剑鞘的护手处,镶嵌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晶石——那晶石通体雪白,内部却流淌着点点蓝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正是密卷中记载的“寒星石”!
风痕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平台。他伸出手,正要拿起剑鞘,手指却在触碰到剑鞘的瞬间,猛地缩回——剑鞘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寒冰,寒气刺骨,仿佛能冻结血液。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