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开口说道。
南锦屏看着黄嬷嬷面色发白的样子,缓声说道:“我听王爷说了胡管事的事情,嬷嬷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不易。他年岁还小,我这里正好缺个跑腿的,不知嬷嬷愿不愿意让他来?”
在王妃跟前当差?
这就没危险了,而且还体面。
黄嬷嬷的脸一下就亮了,猛地站起身来,对着王妃便是一礼,“王妃愿意用他,是他的福气,明日……后日我就让他来给王妃磕头。”
明日王妃要回门,自然是没空见他。
黄嬷嬷从正院出去还有些飘忽忽的,是她小人之心,是她没肚量,亏得王妃不跟她计较,还愿意提携她的儿子。
儿子就是她的一块心病,跟在王爷身边,就怕跟丈夫一样。可不出来当差,等她百年后他可怎么办?
现在好了,跟着王妃当差,既体面又不危险。
南锦屏手边的事情又杂又乱,黄嬷嬷那边随后搬来几大箱子账册,她带着几个丫头查看,一时也顾不上别的。
齐缙回来时,天色都微黑了,她这里的账册才看了不足一半。
“这些慢慢来就是,不用急。”
齐缙的声音猛不丁的传来,南锦屏唬了一跳,“回来了?”
这才发现屋子里掌了灯,外头天都黑了。
南锦屏立刻让丫头传话摆饭,又对着齐缙说道:“我主要是看年节礼的册子,心里好有个底。”
说着把齐缙脱下的大氅接过来,转身挂在黄花梨的架子上,“眼瞅着要过年,不能失礼丢了王爷的脸。”
不止要妯娌们之间往来,还有要送往东宫以及宫中的节礼。
东宫与皇后那边最令人头疼,又是她嫁过来第一年,当然是慎之又慎。
“你有什么拿不准的问我,或者问母妃也行。”
南锦屏想起德妃看她时不太满意的眼神,若是她进宫询问德妃,只怕德妃为她更不满意。
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因此只是笑了笑,正要说话,又听着齐缙说道:“你让胡奎到你这里当差?不必为了我如此委屈自己。”
南锦屏:……
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为了你?